[发明专利]一种尾矿和废石联合堆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8741.7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6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朱俞仿;马艳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18 | 分类号: | E02D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廉世坤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矿 联合 堆存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矿和废石联合堆存方法,所述尾矿和废石联合堆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尾矿库的下游利用废石堆筑第一级尾矿子坝;S2:在尾矿库内排入尾矿以形成第一尾矿层,第一级尾矿层的高度不高于第一级尾矿子坝的高度;S3:在第一级尾矿子坝的下游侧的排土场内排土以形成第一排土层;S4:在第一级尾矿子坝的上方堆筑第二级尾矿子坝;S5:在尾矿库内排入尾矿以形成第二尾矿层,第二级尾矿层的高度不高于第二级尾矿子坝的高度;S6:在排土场内排土以形成第二排土层;重复S4‑S6:直至第N级尾矿子坝的高度到达多级尾矿子坝的目标堆存高度。本发明的尾矿和废石联合堆存方法具有占用面积较小,成本较低,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矿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尾矿和废石联合堆存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矿山开发露天开采过程中,一般在露天采场附近沟谷或者坡地上就近布置排土场,用于堆存矿山露天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石。对于大中型矿山而言,废石堆积总方量约在数千万方至数亿甚至数十亿方不等,因此排土场的建设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形成数百米高的高陡边坡,存在发生边坡滑塌事故的风险,并且在排土场实际运行过程中极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相关技术中,现有尾矿与废石分别独立堆存,单独建设尾矿库与排土场占用土地资源较多,排土场上游截排水设施布置难度大且作为永久设施安全可靠性低,排土场水土流失严重,在强降雨条件下排土场高陡边坡稳定受到严峻挑战。尾矿库采用尾矿筑坝情况下,尾矿坝坝坡稳定系数一般较低,抵御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采用天然土石料筑坝,工程投资较大,土地占用、水土流失与环境破坏问题比较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土地占用面积较小,成本较低,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的尾矿和废石联合堆存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尾矿和废石联合堆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尾矿库的下游利用废石堆筑第一级尾矿子坝;
S2:在所述尾矿库内排入尾矿以形成第一尾矿层,所述第一级尾矿层的高度不高于所述第一级尾矿子坝的高度;
S3:在所述第一级尾矿子坝的下游侧的排土场内排土以形成第一排土层;
S4:在所述第一级尾矿子坝的上方堆筑第二级尾矿子坝;
S5:在所述尾矿库内排入尾矿以形成第二尾矿层,所述第二级尾矿层的高度不高于所述第二级尾矿子坝的高度;
S6:在所述排土场内排土以形成第二排土层;
重复S4- S6:直至第N级尾矿子坝的高度到达多级尾矿子坝的目标堆存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尾矿和废石联合堆存方法,通过将尾矿库和排土场联合布置,以使尾矿库和排土场连为一体,从而大大减少了尾矿和废石堆存时的占地面积,且成本较低,并有效解决了排土场上游截排水的问题,另外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尾矿和废石联合堆存方法堆存的尾矿坝的稳定性较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尾矿和废石联合堆存方法还包括步骤S7:在所述第N级尾矿子坝的高度到达所述多级尾矿子坝的目标堆存高度时,继续向所述排土场内排土,直至所述排土场的第M级排土层到达排土场的目标堆存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级所述尾矿子坝的堆筑方向逐渐朝所述排土场的方向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级所述尾矿子坝的坝高为5m-200m,坝顶宽度为2.5m-200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N级尾矿子坝的坝顶宽度为2.5m-100m。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级所述尾矿子坝的上游坝坡的坡度为1:1.0-1:5.0,每级所述尾矿子坝的下游坝坡的坡度为1:1.0-1: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87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