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多重识别装置的生物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8516.3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9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朗捷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F16M11/28;F16M11/18;F16M1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瑞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9 | 代理人: | 周海燕 |
地址: | 215004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多重 识别 装置 生物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重识别装置的生物识别系统,包括:识别主体和支撑架,识别主体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人脸识别摄像头和指纹识别板,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识别主体通过连接杆铰接在支撑架上,识别主体倾斜设置并且显示屏朝向地面,识别主体两侧设置有对称布置的阻尼器,阻尼器一端铰接在识别主体上、相对的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架上。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具有多重识别装置的生物识别系统,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相结合,进行双重认证,身份识别设备可以灵活调整,有效满足不同身高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识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重识别装置的生物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包括人脸识别、声音识别、步态识别、指纹识别、掌纹识别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生物识别系统对生物特征进行取样,提取其唯一的特征并且转化成数字代码,并进一步将这些代码组成特征模板。
由于微处理器及各种电子元器件成本不断下降,精度逐渐提高,生物识别系统逐渐应用于商业上的新的智能化系统和领域。如中国专利CN201921743768.2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禁装置,包括安全门、固定框架和人脸识别门禁机,所述固定框架位于安全门一侧,且人脸识别门禁机位于固定框架内侧,所述固定框架内部安装有移动丝杆,所述移动丝杆底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位于固定框架内部下方,所述移动丝杆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外侧与人脸识别门禁机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禁技术领域。该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禁装置,可以方便不同身高人群进行人脸识别,避免老人或者是孩子由于身高原因无法使用人脸识别的智能门禁装置,同时可以在光线不好时及时进行柔和补光工作,方便智能门禁装置的快速人脸识别工作,实用性好。中国专利CN201810838040.1公开了一种基于步态识别的安全监控方法及装置,属于视频监控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监控对象的第一步态特征集合,所述第一步态特征集合包括第一步态的至少一个第一步态特征,所述第一步态是所述监控对象在隐形步态识别区域内的步态;获取所述监控对象的第二步态特征集合,所述第二步态特征集合包括第二步态的至少一个第二步态特征,所述第二步态是所述监控对象在显性步态识别区域内的步态,所述隐形步态识别区域和所述显性步态识别区域是两个不同的预设区域;在根据所述第一步态特征集合和所述第二步态特征集合确定出所述第一步态和所述第二步态不同时,发出告警。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和确定模块。该申请能够辨识出在步态识别区域刻意改变自己步态的监控对象。中国专利CN201510919101.3公开了一种用于掌纹识别的频段选择方法和装置,以减少掌纹识别过程中的运算量并提高掌纹识别的效率。所述方法包括:剔除掌纹图像中对应于信息量较少的频段,得到第一备选频段;基于Gabor滤波器从所述掌纹图像中选择对应于等错误率较低的频段作为第二备选频段;根据k聚类算法,从所述第一备选频段与所述第二备选频段的重叠部分中计算出若干聚类良好的频段聚类,所述聚类良好的频段聚类的中心对应的频段作为最终用于掌纹识别的频段。该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知能够显著提高掌纹识别的效率和准确率。
现有的会议厅、贵宾室、酒店等各种房间为了提高出入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通常会设置有基于人脸识别或指纹识别的身份识别设备。但是单一识别人脸或指纹的身份识别设备,安全性不高。并且现有的身份识别设备固定安装在门边,不便于调整,无法适应不同身高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重识别装置的生物识别系统,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相结合,进行双重认证,身份识别设备可以灵活调整,有效满足不同身高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重识别装置的生物识别系统,包括:识别主体和支撑架,识别主体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人脸识别摄像头和指纹识别板,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识别主体通过连接杆铰接在支撑架上,识别主体倾斜设置并且显示屏朝向地面,识别主体两侧设置有对称布置的阻尼器,阻尼器一端铰接在识别主体上、相对的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朗捷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朗捷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85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