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旋转伸缩式三通棱镜组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8507.4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7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程海;董宝港;粱洪昌;汪洋;王兴瑞;许小飞;周磊;佟成森;葛邦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08;F16M11/10;F16M11/16;F16M11/32;G01C5/00;G01C1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彭永念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伸缩 三通 棱镜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可旋转伸缩式三通棱镜组及使用方法,包括主支撑杆,主支撑杆一侧设有多个辅助支撑杆,多个辅助支撑杆与主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机构,第一连接机构一端与主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转动的多个辅助支撑杆,主支撑杆上设有滑动的副支撑杆,副支撑杆与主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机构,副支撑杆通过第二连接机构与主支撑杆滑动连接,副支撑杆端部设有可转动的副棱镜,主支撑杆端部设有主棱镜。均通过双向丝杆进行伸缩调节,伸缩调节更为方便可靠;在观测视线受阻时,可以调节副棱镜至全站仪可观测的位置,无需进行转站,从而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测高差较大的情况下,提高测量的精度,适用于多种复杂地形,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棱镜观测的领域,具体涉及可旋转伸缩式三通棱镜组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棱镜作为测量装置中的一种,常用来配合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和高程测量。在测量过程中会受到遮挡及障碍物,导致测量不能正常进行,需要通过转站来解决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测量误差累积。且在高程测量过程中,在观测高差较大的情况下,常规棱镜由于可调节角度小不便于测量。
中国专利CN205138489U “一种能快速微调气泡居中的全站仪棱镜”,涉及了通过伸缩卡以及旋转微调装置对棱镜杆上的棱镜进行简单的支撑调节,但是该方案无法解决棱镜受到遮挡或障碍物时,不能正常进行观测,还是需要通过转站进行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旋转伸缩式三通棱镜组及使用方法,解决在测量过程中会受到遮挡及障碍物,导致测量不能正常进行,需要通过转站来解决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测量误差累积,且在高程测量过程中,在观测高差较大的情况下,常规棱镜由于可调节角度小不便于测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支撑杆,主支撑杆一侧设有多个辅助支撑杆,多个辅助支撑杆与主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机构,第一连接机构一端与主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转动的多个辅助支撑杆,主支撑杆上设有滑动的副支撑杆,副支撑杆与主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机构,副支撑杆通过第二连接机构与主支撑杆滑动连接,副支撑杆端部设有可转动的副棱镜,主支撑杆端部设有主棱镜。
优选方案中,主支撑杆中第一主杆与第二主杆之间设有第一双向丝杆,第一双向丝杆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一主杆与第二主杆内螺纹连接;
转动第一双向丝杆可以带动第一主杆与第二主杆相对移动。
优选方案中,第一主杆底部设有第一锥刺,第一锥刺与第一主杆的端部螺纹连接,第一主杆上固设有圆水准器,主棱镜设在第二主杆的顶部,主棱镜与第二主杆的端部螺纹连接。
优选方案中,第一连接机构中的第一抱箍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支撑杆中的第一主杆上,第一抱箍为一对相互铰接的半圆箍板,一侧的半圆箍板上固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上设有两个相互抵靠转动的连接块。
优选方案中,连接块一端设有铰接耳,另一端设有通孔,两个连接块中一端的通孔相互抵靠,通孔内设有第一锁紧螺栓,第一锁紧螺栓与固定轴一端螺纹连接,第一锁紧螺栓的端部穿过两个连接块中的通孔抵靠在固定轴内螺纹连接。
优选方案中,辅助支撑杆中第一辅助杆与第二辅助杆之间设有第二双向丝杆,第二双向丝杆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一辅助杆与第二辅助杆内螺纹连接;
转动第二双向丝杆可以带动第一辅助杆与第二辅助杆相对移动。
优选方案中,第一辅助杆底部设有第二锥刺,第二锥刺与第一辅助杆的端部螺纹连接,第二辅助杆的顶部抵靠在第一连接机构中连接块一侧的铰接耳内铰接。
优选方案中,副支撑杆中第一副杆与第二副杆之间设有第三双向丝杆,第三双向丝杆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一副杆与第二副杆内螺纹连接,第一副杆上固设有管水准器,副棱镜设在第二副杆的端部,副棱镜与第二副杆的端部螺纹连接;
转动第三双向丝杆可以带动第一副杆与第二副杆相对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85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