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结构及其排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8307.9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2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士洋;张学富;周元辅;韩风雷;丁燕平;刘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21D11/38;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梁彦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防水 排水 结构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隧道表面的支护层(100)、二次模筑层(101)、仰拱(117)和若干底部盲管(102),所述仰拱(117)设置在二次模筑层(101)底部,所述二次模筑层(101)顶部设置有浇注孔(103),所述浇注孔(103)内设置有浇注管(104),所述二次模筑层(101)上部设置有隔水层(10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防水排水机构(106),所述二次模筑层(101)内部两侧开设有储料槽(107),所述储料槽(107)上部开设有水槽(108),所述二次模筑层(101)底部设置有与防水排水机构(106)配合的安装槽(1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结构及其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排水机构(106)包括保护层(1061)、环形盲管(1062)、若干泄水盲管(1063)、排水支管(1064)、挡板(1065)、辅助排水管(1066)和连接管(1067),所述保护层(1061)设置在隔水层(105)的上部,所述环形盲管(1062)围绕二次模筑层(101)表面分布,所述环形盲管(1062)底部与底部盲管(102)连通,所述泄水盲管(1063)与底部盲管(102)连通,所述泄水盲管(1063)设置在安装槽(109)内,所述排水支管(1064)位于二次模筑层(101)内部,且其两端分别与泄水盲管(1063)和储料槽(107)连通,所述辅助排水管(1066)设置在二次模筑层(101)内,所述辅助排水管(1066)的两端分别与泄水盲管(1063)和水槽(108)连通,所述连接管(1067)横向设置在二次模筑层(101)内,所述连接管(1067)的两端分别与排水支管(1064)和水槽(108)连通,所述挡板(1065)通过螺栓与二次模筑层(101)连接,用于将安装槽(109)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结构及其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盲管(1063)的一侧端面开设有与底部盲管(102)匹配的弧形槽(110),所述弧形槽(110)的内部设置有与其匹配的连接片(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结构及其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08)底部开设有连接孔(112),所述水槽(108)通过连接孔(112)与储料槽(107)连通,所述连接孔(112)内设置有不锈钢管(1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结构及其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层(100)内设置有若干固定组件(114),所述固定组件(114)沿支护层(100)表面均匀分布,所述固定组件(114)包括上连接片(1141)、中部拱形片(1142)、下连接片(1143)和遮挡片(1144),所述中部拱形片(1142)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中部拱形片(1142)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接片(1141)和下连接片(1143)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片(1143)的中部开设有贯穿槽(115),所述遮挡片(1144)设置在贯穿槽(115)内,所述遮挡片(1144)的左端穿出贯穿槽(115)与支护层(10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结构及其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层(100)和保护层(1061)之间设置有填充层(1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结构及其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层(105)为PE防水卷料,所述保护层(1061)采用土工布材料制成,所述连接片(111)采用热熔胶材料,所述填充层(116)为混凝土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830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