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仪表板火焰处理防错装置、防错检测方法及仪表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58062.X | 申请日: | 2021-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4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龚建武;林崇;叶敏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11/00 | 分类号: | B29B11/00;B29C71/02;B29C44/12;B29L31/3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仪表板 火焰 处理 装置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仪表板火焰处理防错装置、防错检测方法及仪表板,该仪表板火焰处理防错装置,包括机架、防错工装机构及火焰处理机构;防错工装机构包括设于机架上、用于支撑住仪表板骨架的多个支撑架体,以及设于机架上的气动剪刀机构,气动剪刀机构用于与仪表板骨架上设置的防错片筋对应、并用于对仪表板骨架上的防错片筋进行剪切;火焰处理机构设于机架上,分别用于与仪表板骨架和防错工装机构对应配合;火焰处理机构包括设于机架上、用于对仪表板骨架进行火焰处理的火焰燃烧设备,以及设于火焰燃烧设备上、并通过气管与气动剪刀机构连接的气阀组件;能自动化进行火焰处理和防错片筋剪切处理,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仪表板骨架的质量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仪表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仪表板火焰处理防错装置、防错检测方法及仪表板。
背景技术
目前,软质仪表板,一般都是通过发泡工艺将发泡料注入注塑骨架和表皮之间形成三明治结构,骨架一般使用改性PP材料,而发泡料是聚氨酯,在发泡前必须对骨架进行火焰处理,改变注塑骨架表面极性,提高达因力,否则骨架和发泡料难以粘接。
火焰处理前后,骨架无法从肉眼上进行区分。现有的方案是在火焰处理后的骨架上使用印章盖上日期印,发泡工序员工通过日期印确认骨架是否经过火焰处理。上述方案会存在漏盖的风险,也存在将未火焰处理的骨架盖章的风险,而且印章是墨水,在未干的时候容易被擦除。
因此,在发泡工序,根据上述方案可能会存在由于以下几种原因造成发泡料与骨架不粘的情况发生:1、对于漏盖或者印章被擦除的骨架(正常火焰处理),员工会将此类骨架判定为未火焰处理的骨架,然后将骨架返回至火焰处理工序再次火焰处理,第二次火焰处理后,骨架可能会过烧,造成发泡料和骨架不粘,产生不良。2、对于未盖章的骨架(未火焰处理),员工未发现而进行了发泡,造成发泡料和骨架不粘,产生不良。3、对于盖章的骨架(未火焰处理,前道工序员工错盖),判定为已火焰处理而进行发泡,造成发泡料和骨架不粘。因此上述发泡料和骨架不粘的情况往往较难识别,可能会流入市场,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仪表板火焰处理防错装置、防错检测方法及仪表板,自动化进行火焰处理和防错片筋剪切处理,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仪表板骨架的质量安全。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仪表板火焰处理防错装置,包括机架、防错工装机构及火焰处理机构;防错工装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支撑住仪表板骨架的多个支撑架体,以及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气动剪刀机构,所述气动剪刀机构用于与仪表板骨架上设置的防错片筋对应、并用于对仪表板骨架上的防错片筋进行剪切;火焰处理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分别用于与仪表板骨架和所述防错工装机构对应配合;所述火焰处理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对仪表板骨架进行火焰处理的火焰燃烧设备,以及设于所述火焰燃烧设备上、并通过气管与所述气动剪刀机构连接的气阀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动剪刀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且通过所述气管与所述气阀组件连通的驱动气缸,及与所述驱动气缸驱动连接的剪刀组件,所述驱动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剪刀组件张开或闭合、以剪切掉仪表板骨架上的防错片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错工装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固定板,所述驱动气缸设于所述固定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体设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架体关于所述气动剪刀机构对称设于所述机架的两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仪表板火焰处理防错装置还包括用于对仪表板骨架进行发泡的发泡模;所述发泡模包括用于放置仪表板骨架的发泡模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发泡模本体上的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用于设置于经过所述气动剪刀机构剪切仪表板骨架上的防错片筋的位置处、用于检测仪表板骨架的防错片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器设为光电感应器;或者,所述检测器设为仿型定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80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