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7870.4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0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付存谓;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想能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杰永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05 | 代理人: | 杨杰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助眠护颈 枕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产品,具体是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枕头本体呈两侧凸起中间凹陷状,枕头本体内分别开有嵌槽和增高腔;其中,增高腔内设有用于在枕头本体两侧的凸起受压时通过充气提高枕头本体高度的膨胀组件,嵌槽内安装有用于向膨胀组件发送充气信号的控制组件;在控制组件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感应机构,感应机构对应枕头本体两侧凸起;在头颅翻转侧卧时,使其中一侧的凸起受压,触发感应机构,通过感应机构与控制组件配合使膨胀组件工作,向枕头本体充气,抬高枕卧高度;在头颅从侧卧转为平卧时,受压侧的凸起释压,被触发的感应机构再次与控制组件配合使膨胀组件执行放气工作,实现自动调节枕卧高度,起到助眠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产品,具体是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
背景技术
枕头是一种常用的家用工具,枕头具有一定的弹力,能减少与头皮之间的压强,保持适宜的压力,保证血液循环,有利于助眠。
一般平卧时枕头的高度大约6cm左右,正好卡在颈椎的位置,颈部的高度正常是6cm左右,它可以很好的维持颈部的曲度,躺上去以后肩膀正好卡在枕头边缘,平贴床面。如果枕头太低,颈部处于拉长的状态,对颈曲的维持不利;如果太高,它会造成颈前移的状态。在侧卧睡眠时,根据每个人的肩膀宽度不同,女性的枕头压缩高度在7~12cm,男性的枕头压缩高度在11~14cm。也就是枕高等于—侧肩膀的宽度为合适的高度。
现在没有特别好的枕头既能满足平卧又能满足侧卧,大家基本选择枕头都是按照仰卧的高度来选择,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自适应型的助眠护颈枕头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呈两侧凸起中间凹陷状,所述枕头本体内分别开有嵌槽和增高腔;
其中,所述增高腔内设有用于在枕头本体两侧的凸起受压时通过充气提高枕头本体高度的膨胀组件,在所述嵌槽内安装有用于向所述膨胀组件发送充气信号的控制组件;
在所述控制组件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对应所述枕头本体两侧的凸起,所述感应机构在所述枕头本体两侧的凸起受压时通过所述控制组件向所述膨胀组件发送充气信号或在所述枕头本体两侧的凸起释压时向所述膨胀组件发送放气信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膨胀组件包括嵌合在所述增高腔中的气囊和设置在所述气囊内的两组送气结构,其中一组送气结构用于向所述气囊中充气,另一组送气结构用于从所述气囊中抽气;
所述送气结构具有一个输入口和一个输出口,用于向气囊中充气的一组送气结构的输入口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上,输出口设置在所述气囊内;用于从气囊中抽气的一组送气结构的输入口设置在所述气囊内,输出口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气囊内的微型泵,所述微型泵的其中一个端口同所述气囊连通,其另一个端口同进气管连通;
所述气囊内部通过导气管与环境大气连通,所述导气管与所述进气管之间通过单向导通结构连接;所述导气管和所述进气管均采用软性管,两组所述送气结构中的单向导通结构的导通方向相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向导通结构包括用于连通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导气管的密封管,在所述密封管内活动设置有密封球,密封管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圈凸缘;
所述凸缘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弹性件,其中一组单向导通结构中的密封球设置在所述密封弹性件与进气管之间,另一组单向导通结构中的密封球设置在密封弹性件与导气管之间,所述密封弹性件保持受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想能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想能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78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