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红外石墨烯热辐射恒温复合铝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57222.9 | 申请日: | 2021-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4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童飞;刘倩;杜蓓;徐楠娇;袁伟忠;李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涂固安高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15/20 | 分类号: | B32B15/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张静 |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石墨 热辐射 恒温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铝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红外石墨烯热辐射恒温复合铝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铝板由上至下依次为隔热涂层‑铝板复合层、发热线层、反射铝箔层、保温发泡层、铝板层。本发明所提供的远红外石墨烯热辐射恒温复合铝板通过隔热涂层‑铝板复合层、发热线层、反射铝箔层、保温发泡层、铝板层的结合,尤其是发热线层中石墨烯材料以特定量的添加,赋予了复合铝板良好的发热性能和保温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红外石墨烯热辐射恒温复合铝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以sp2杂化连接的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新材料,因良好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将石墨烯材料应用于传统的铝板制作工艺中,不仅可以提高铝板的力学性能,还能够赋予铝板良好的保温功能,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室内装修、移动板房、楼体保温等各个领域。
现有技术中,将石墨烯材料协同其他膜层良好的运用于铝板材料仍属于技术空白,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远红外石墨烯热辐射恒温复合铝板及其制备方法弥补了本领域的技术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远红外石墨烯热辐射恒温复合铝板,所述复合铝板由上至下依次为隔热涂层-铝板复合层、发热线层、反射铝箔层、保温发泡层、铝板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隔热涂层-铝板复合层的厚度为2-4mm、发热线层的厚度为0.4-0.8mm、反射铝箔层的厚度为0.2-1.0mm、保温发泡层的厚度为1-5cm、铝板层的厚度为1-3mm。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隔热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树脂乳液30-40份,亲水助剂3-4份,钛白粉10-15份。
优选的,所述树脂乳液所述树脂乳液包括丙烯酸树脂乳液、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水性酚醛环氧树脂乳液、萜烯树脂乳液、水性有机硅树脂乳液、水性聚氨酯树脂乳液、聚丙烯酸树脂乳液。
优选的,所述亲水助剂包括硅氧烷亲水助剂。
优选的,所述亲水助剂包括聚醚硅氧烷共聚物、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六苯基二硅氧烷、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发热线层的制备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高密度聚合物300-400份,石墨烯50-60份,碳材料30-40份。
优选的,所述碳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纳米碳球。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保温发泡层的制备原料包括:聚氨酯30-40份,聚乙烯20-30份,三甲基磷酸酯10-15份,镁粉5-10份,沸水20-40份。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远红外石墨烯热辐射恒温复合铝板的制备方法:将隔热涂层-铝板复合层、发热线层、反射铝箔层、保温发泡层、铝板层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在温度为300-350℃下热轧贴合,制得远红外石墨烯热辐射恒温复合铝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提供的远红外石墨烯热辐射恒温复合铝板将石墨烯材料协同其他膜层良好的运用于铝板材料中,弥补了本领域的技术空白。
2.本发明所提供的远红外石墨烯热辐射恒温复合铝板通过五层材料搭配复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单一铝板的力学性能较弱的问题,并创造性的结合了含有石墨烯材料的发热线层,赋予了复合铝板良好的耐冲击性。
3.本发明所提供的远红外石墨烯热辐射恒温复合铝板通过隔热涂层-铝板复合层、发热线层、反射铝箔层、保温发泡层、铝板层的结合,尤其是发热线层中石墨烯材料以特定量的添加,赋予了复合铝板良好的发热性能和保温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涂固安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涂固安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72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