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7219.7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9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马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见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1D5/02;B21D43/06;B24B21/00;B24B21/18;B24B21/20;B24B41/00;B24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李箱 组件 制造 加工 工艺 | ||
1.一种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工艺,该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工艺采用如下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设备,该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设备包括底板(1)、输送装置(2)、打磨装置(3)与折弯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打磨装置(3),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折弯装置(4),折弯装置(4)与打磨装置(3)之前通过输送装置(2)相连;
所述折弯装置(4)包括折弯作业框(41)、垂直板(42)、弧形槽(43)、折弯柱(44)、方形块(45)、转动板(46)、转动齿轮(47)、二号齿轮(48)、主动齿轮(49)、折弯电机(50)、模具块(51)、工作台(52)与驱动机构(53),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折弯作业框(41),折弯作业框(41)的上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垂直板(42),垂直板(42)上贯穿开设有弧形槽(43),弧形槽(43)内滑动设置有折弯柱(44),折弯柱(44)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方形块(45),方形块(45)滑动嵌设在转动板(46)上,转动板(46)远离方形块(4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47),转动齿轮(47)转动连接在垂直板(42)上,转动齿轮(47)上啮合设置有二号齿轮(48),二号齿轮(48)上设置有与转动齿轮(47)相同的结构,转动齿轮(47)的下方啮合设置有主动齿轮(49),主动齿轮(49)转动安装在垂直板(42)上,且主动齿轮(49)与折弯电机(50)的输出端相连,折弯电机(50)通过电机座固定在折弯作业框(41)上,垂直板(4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模具块(51),模具块(5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工作台(52),工作台(52)与折弯作业框(41)的上端相连且工作台(52)上对称设置有放置槽,工作台(52)上设置有驱动机构(53);
所述打磨装置(3)包括匚形块(31)、导向轮(32)、连接杆(33)、弹簧杆(34)、打磨带(35)、打磨电机(36)与移动模块(37),匚形块(31)的表面均匀的铰接有导向轮(32),且匚形块(31)的两端铰接有连接杆(33),连接杆(33)远离匚形杆的一端铰接有导向轮(32),导向轮(32)上设置有打磨带(35),且连接杆(33)的中部设置有弹簧杆(34),弹簧杆(34)与匚形块(31)相连,匚形块(31)左端的导向轮(32)与打磨电机(36)的输出端相连,打磨电机(36)通过电机座固定在匚形块(31)上,方形块(45)的下端设置有移动模块(37);
该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设备进行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时包括如下步骤:
S1、设备检查:在启用该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设备进行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之前,对设备运行进行检查;
S2、产品固定:将待加工的铝合金板放置到打磨装置(3)中通过固定支链(375)进行固定;
S3、产品加工:通过打磨装置(3)对加工之前的铝合金板材的拐角进行打磨,随后通过折弯装置(4)对打磨后的铝合金板材进行折弯,使其与行李箱外壳相互契合;
S4、产品收集:对折弯后的铝合金板材进行检查,对符合要求的铝合金框进行统一收集,随后将铝合金边框与行李箱其他零件共同组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3)包括传动辊(531),所述工作台(52)为空心结构,工作台(52)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传动辊(531),传动辊(531)的表面设置有均匀的摩擦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李箱组件制造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块(37)包括打磨作业框(371)、滑动丝杆(372)、滑动块(373)、移动电机(374)与固定支链(375),打磨作业框(37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滑动丝杆(372),滑动丝杆(372)上螺接有滑动块(373),滑动块(373)的侧端与匚形块(31)固定相连,滑动丝杆(372)与移动电机(374)的输出端相连,移动电机(374)固定在打磨作业框(371)的侧端,打磨作业框(371)上设置有固定支链(3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见商贸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科见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72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供应链仓储物流自动化分类分拣处理系统
- 下一篇:工件研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