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复合包覆氧化亚硅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7175.8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1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峰;涂飞跃;杨乐之;方自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H01M4/583;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刘向丹;杨斌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氧化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复合包覆氧化亚硅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通过CVD气相包覆在氧化亚硅表面包覆碳层,得到气相包覆氧化亚硅;将气相包覆氧化亚硅与沥青和硼酸混合后,进行碳化烧结,使沥青碳化并包覆在气相包覆氧化亚硅表面形成固相包覆碳层,同时使硼酸挥发在材料表面形成细微孔洞,得到固相包覆氧化亚硅前驱体;将固相包覆氧化亚硅前驱体制成负极材料。本发明方法可有效减少CVD包覆时长,降低能耗,提升了材料的循环性能、稳定性及电化学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复合包覆氧化亚硅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电子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便携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发展,对电池的体积、重量、容量和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高能量密度电池有着迫切的需求。目前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方式是采用氧化亚硅作为负极材料,其理论容量达到2100mAh/g,远高于目前商业化的高端石墨负极容量,成为最具开发潜力的电池负极材料之一。
包覆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粉体加工技术。包覆工艺发展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但是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却只有短短二十年。目前,该项技术已成为高端负极材料加工的必要手段。由于固相包覆均一性较气相包覆差,目前的高端氧化亚硅包覆多采用CVD进行气相包覆。但单以CVD对氧化亚硅进行气相包覆,要达到有效包覆层厚度,所需时间较长、能耗较高,生产效率低,不利于大批量生产,不利于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碳复合包覆氧化亚硅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以减少CVD包覆时长,降低能耗,提高电池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碳复合包覆氧化亚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1)通过CVD气相包覆在氧化亚硅表面包覆碳层,得到气相包覆氧化亚硅;
(2)将气相包覆氧化亚硅与沥青和硼酸混合后,进行碳化烧结,使沥青碳化并包覆在气相包覆氧化亚硅表面形成固相包覆碳层,同时使硼酸挥发在材料表面形成细微孔洞,得到固相包覆氧化亚硅前驱体;
(3)将固相包覆氧化亚硅前驱体制成负极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氧化亚硅的粒度体积分布控制在D10≥2.3μm,D50:5.0±0.5μm,Dmax≤15μ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CVD气相包覆温度控制在900~1100℃,时间控制在0.4~0.6h。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气相包覆氧化亚硅、沥青和硼酸的质量比为(92~96):(4~8):(0.5~2)。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沥青软化点为100~280℃、粒度为2-5μ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碳化烧结温度为900~1100℃,时间为1.2~1.8h。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得到的前驱体碳含量3wt%-6wt%,比表面积3-4m2/g。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将前驱体同石墨按质量比(5~15):(85~95)混合均匀后得到氧化亚硅石墨复合负极材料。
一种碳复合包覆氧化亚硅负极材料,采用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其包括氧化亚硅前驱体和石墨,氧化亚硅前驱体包括作为内核的氧化亚硅颗粒、作为中间层的CVD气相包覆碳层,和作为最外层的碳化烧结形成的固相包覆碳层,在前驱体表面具有硼酸挥发形成的细微孔洞。
一种锂离子电池,采用所述的负极材料作为电池负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7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