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蚧壳虫迁地生活史观测研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7103.3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8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蒋华;赵江萍;杨晏平;吴建花;黄佳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保山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30 | 分类号: | A01G2/30;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融智邦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5 | 代理人: | 吴强 |
地址: | 678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蚧壳虫迁 生活史 观测 研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蚧壳虫迁地生活史观测研究方法,其包括砧木的培育和选择、虫枝选择、砧木苗固定及嫁接、迁地栽培、养虫网罩设置等步骤,本方法采集的蚧壳虫寄主虫枝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周年成活率100%,有效实现了就便或驻地或就近蚧壳虫生活史观测。本发明方法与传统的野外调查方法及水培法比较,具有操作简便、技术方法可靠、节约调查成本、数据采集精准、不受地域限制开展生活史观测等特点,有效解决了水培法因采集的寄主枝条失水干枯导致虫体死亡,无法连续、完整观测蚧壳虫生活史的难题;有效解决了蚧壳虫单点、初发期无法实现其在不同海拔、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全生活史观测研究,为此类害虫生活史观测开辟了全新的技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蚧壳虫迁地生活史观测研究方法。
背景技术
蚧壳虫是余甘子、柑橘、芒果、苹果、梨等果树上的一类重要害虫,常见的有粉蚧、红蚧、盾蚧、蜡蚧、草履蚧和吹绵蚧等,主要为害叶片、枝条和果实。蚧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具飞翔能力,若虫和雌成虫一经分化,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烟病。
蚧壳虫发生危害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密切。各种环境因素对蚧壳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寿命和数量消长等都有直接影响,通常将这些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2大类。非生物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风、雨等气候因子,生物因素主要有寄主植物、天敌和人类活动等。
为了更好地消除蚧壳虫的危害,需要对其进行长时间、全周期的生活史观察和研究,而目前的观察和研究需要科研人员多次翻山越岭地去实地观察,中间路程费时费力,工作强度大,同时由于受制于道路等地理条件影响,科研人员无法实现高频次地甚至持续不间断地全周期观察,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此外,目前的实地调查方法无法实现无虫害发生气候条件下余甘子蚧壳虫的生活史观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蚧壳虫迁地生活史观测研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蚧壳虫迁地生活史观测研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砧木的培育和选择:利用育苗容器培育的实生苗作为砧木;砧木苗龄小于2年、无病虫害、苗干通直;
S20.虫枝选择:在蚧壳虫危害较为严重的植株上,选择危害较为典型、危害时间不超过1年的虫枝作为接穗;
所述接穗长度50~80cm、嫁接部位直径0.6~2.5cm;
S30.砧木苗固定及嫁接:于3月上旬采用靠接方法进行嫁接,嫁接前在接穗枝条周围适当位置绑缚固定好砧木,嫁接后用塑料薄膜条自下而上绑缚密封嫁接口,嫁接完成后对育苗容器浇足水一次;
S40.迁地栽培:嫁接成活后,及时将嫁接成活的植株移植到方便观测的地点进行管护;
S50.养虫网罩设置:在迁地后的植株外设置养虫网罩,避免蚧壳虫逃离;
S60.生活史观测:定期进入养虫网罩内观察记录不同时期各虫态的发生和变化情况,最后得出精准的生活史数据。
其中,步骤S40中方便观测的地点可以是交通方便的试验地、基层单位、办公室或居家庭院等。
进一步地,步骤S40中将嫁接成活的多个所述植株分别移植到不同地理条件(如不同海拔)、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地点,以便于后期比较观察。
进一步地,所述实生苗和所述植株为嫁接亲和力较高的同种或同属植物。
进一步地,所述实生苗的苗干距离营养土5-7cm处直径为1~2.5cm。
进一步地,所述养虫网罩的网孔不大于120目/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保山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未经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保山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71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