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综合感知的收发器相位模糊的检测和校正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356581.2 申请日: 2021-04-01
公开(公告)号: CN113114389B 公开(公告)日: 2022-02-01
发明(设计)人: 相天麒;辜寂;于渤洋;阮惠源;王一鑫;余帅;张欣;高月红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邮电大学
主分类号: H04B17/11 分类号: H04B17/11;H04B17/12;H04B17/21;H04B7/06
代理公司: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代理人: 易卜
地址: 100876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综合 感知 收发 相位 模糊 检测 校正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综合感知的收发器相位模糊的检测和校正方法,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包括:首先,针对基站与用户之间的通信,根据综合感知手段获取通信链路的最优波束权值矩阵,传输到无线模块;无线模块针对不同的相位补偿矩阵,对最优波束权值重复进行相位补偿,构建对应的若干探测波束并插入波束扫描中发给用户,用户对各探测波束的参考信号进行解调,反馈最优的探测波束序号给无线模块;无线模块对基站上的天线阵列中不同步的收发器按照最优波束进行相位补偿。本发明仅仅对天线阵列总数的一半以下的相位补偿矩阵构建探测波束,或仅对单个阵子反相的情况构建相位补偿矩阵,简化了方法,更高效地检测在线运行时的相位跳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综合感知的收发器相位模糊的检测和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波束赋形(BF,Beamforming)技术通过改变每个天线阵子的天线权值,实现空域滤波,可以有效提高链路质量。由于BF技术的前提条件是每个天线阵子相位同步,才能够严格控制每个阵子的发射相位,实现空间中信号的相长相消;如果不同的阵子连接着不同的收发器,那么每个收发器也必须做到相位同步,因此不同收发器之间的相位同步是使用多个收发器实现BF的前提。

在实际的射频设备中,不具备同步射频本振功能的收发器共用参考信号输入时,一般将输入参考信号进行分频后作为不同收发器的输入,然而分频器进行分频操作时可能导致其输出本振信号相位相差π,进而导致不同收发器之间可能存在π的相位差,因此不具备相位同步功能的多个收发器之间存在相位模糊问题。

在NR(New Radio)的波束初始接入、追踪和数据传输中,使用一系列依据码本生成的指向不同方向的波束权值向量的集合,以实现对天线覆盖区域内不同方向的有向通信;然而当某些天线的收发器存在相位模糊时,依据码本波束的权值和指向方向将发生改变,通信链路的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无法正常完成初始接入和追踪等过程,导致无线通信的有向链路无法正常工作。

综合感知系统中使用传感器或摄像头等获取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的信息,并提取出通信链路相关的信息。基础设施的传感器、雷达等可以用作通信用途[1],用于预测阻挡,检测视距和非视距状态以及估计信道等,从而实现对最优波束的建议。在与摄像头和计算机视觉卷积神经网络的配合下,基站可以获取视距条件下UE的位置,从而获取最佳通信波束[2][3]。

[1]A.Ali,N.Gonzalez-Prelcic,R.W.Heath and A.Ghosh,Leveraging Sensingat the Infrastructure for mmWave Communication,in IEEE CommunicationsMagazine,vol.58,no.7,pp.84-89,July 2020.

[2]T.Xiang,Y.Wang,H.Li,B.Guo and X.Zhang,A Computer Vision BasedBeamforming Scheme for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in LOS Scenarios,2019IEE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NetworkTechnology(ICCSNT),Dalian,China,2019,pp.401-407.

[3]M.Alrabeiah,A.Hredzak and A.Alkhateeb,Millimeter Wave BaseStations with Cameras:Vision-Aided Beam and Blockage Prediction,2020IEEE91st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VTC2020-Spring),Antwerp,Belgium,2020,pp.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6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