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输出拔销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6427.5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3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有恩;葛红岩;刘勇;赵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H01F7/16;H01F7/18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宋妍丽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输出 拔销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输出拔销器,包括衔铁;所述衔铁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分别同轴套装有激磁线圈Ⅰ和激磁线圈Ⅱ,衔铁前端固定传动轴;所述衔铁前后端限位移动。本发明有效克服了振动条件下的误动作情况,传动轴不抖动,装机后传感器不再误报警;锁紧力实现0~F范围内可调,已在多种环境和多种武器平台推广使用;避免使用弹簧机构,把销力密度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输出拔销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拔销器只有一套激磁线圈,拔销器传动轴伸出状态下,依靠弹簧压住衔铁,防止传动轴松动。但该类拔销器在复杂振动环境内,弹簧会发生松动,引起传动轴轴向传动,引起拔销器误动作或飞机检测型号频繁报警,拔销器通电传动轴回缩过程中,需克服较大的弹簧压力,使把销力减小,要达到相同的把销效果,必须输入更大的电流、同时增大拔销器体积和重量,降低拔销器输出力密度。对于应用于飞行器中的拔销器,严重降低了经济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输出拔销器,该双向输出拔销器有效克服了振动条件下的误动作情况,传动轴不抖动,装机后传感器不再误报警。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向输出拔销器,包括衔铁;所述衔铁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分别同轴套装有激磁线圈Ⅰ和激磁线圈Ⅱ,衔铁前端固定传动轴;所述衔铁前后端限位移动。
所述激磁线圈Ⅰ和激磁线圈Ⅱ之间有隔磁环。
所述激磁线圈Ⅰ装在磁轭Ⅰ内,激磁线圈Ⅱ装在磁轭Ⅱ内,磁轭Ⅰ和磁轭Ⅱ外径相同。
所述激磁线圈Ⅰ和激磁线圈Ⅱ的内径、外径均相同。
所述激磁线圈Ⅰ和衔铁的前端位置装有导磁衬套Ⅰ。
所述激磁线圈Ⅱ的前端位置有导磁衬套Ⅱ套装在衔铁外侧,导磁衬套Ⅱ和激磁线圈Ⅱ的内径、外径均相同。
所述磁轭Ⅰ和磁轭Ⅱ装在非导磁不锈钢机壳内,并通过紧固销钉固定。
所述隔磁环的轴向长度L大于衔铁的限位移动最大行程X。
所述隔磁环的内径等于激磁线圈Ⅰ或激磁线圈Ⅱ的外径。
所述激磁线圈Ⅰ和激磁线圈Ⅱ共地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有效克服了振动条件下的误动作情况,传动轴不抖动,装机后传感器不再误报警;锁紧力实现0~F范围内可调,已在多种环境和多种武器平台推广使用;避免使用弹簧机构,把销力密度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在另一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磁衬套Ⅰ,2-紧固销钉,3-磁轭Ⅰ,4-激磁线圈Ⅰ,5-隔磁环,6-导磁衬套Ⅱ,7-衔铁,8-激磁线圈Ⅱ,9-磁轭Ⅱ,10-非导磁不锈钢机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双向输出拔销器,包括衔铁7;衔铁7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分别同轴套装有激磁线圈Ⅰ4和激磁线圈Ⅱ8,衔铁7前端固定传动轴;衔铁7前后端限位移动。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并且,激磁线圈Ⅰ4和激磁线圈Ⅱ8之间有隔磁环5。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并且,激磁线圈Ⅰ4装在磁轭Ⅰ3内,激磁线圈Ⅱ8装在磁轭Ⅱ9内,磁轭Ⅰ3和磁轭Ⅱ9外径相同。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64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气装置及半导体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机定子绝缘及绕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