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唯一编码的设计模型批量自动替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6059.4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4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郭晨;赵志鹏;秦峰;韩海荣;林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1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唯一 编码 设计 模型 批量 自动 替换 方法 | ||
本发明针对技术状态和标准更新引起的模型替换,提出了一种基于唯一编码的设计模型批量自动替换方法,该方法用于三维设计模型中,当具体设计模型发生版本换型时,可实现批量自动替换为最新状态的设计模型。其主要根据原模型和替换模型对应的唯一编码信息,将具体场景中的设计模型一键替换为最新状态的设计模型,避免了设计人员重复操作,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数字化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唯一编码的设计模型批量自动替换方法。
背景技术
在船舶设计过程中,由于技术状态变更和管附件等标准更新的影响,导致研制过程中设计模型信息发生变化,如因某分段结构设计强度等级提高,需将某典型节点统一更换成新的结构节点;再如,设计管路系统的船用对焊钢法兰因CB/T 51-1999标准作废,需采用新技术标准CB/T 46-2007,于是将设计结构树中的旧标准法兰模型替换成新标准模型,类似涉及修改数量至少达数百量级。为确保设计过程可追溯性,替换前后的模型均存储在基础库中,软件原生功能需登录基础库和设计结构树替换模型,通常需要三维设计人员手动频繁往返基础库和设计场景之间逐个进行选型、替换操作,工作量较大,且容易选取出错,效率低下。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设计出一种能够通过提取原模型和新模型的唯一编码,结合选取具体设计场景,快速实现批量自动替换的方法,从而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唯一编码的设计模型批量自动替换方法,解决因技术状态变化和标准更新而引起的大量引用设计模型换型问题,快速实现批量自动替换,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唯一编码的设计模型批量自动替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设计技术变更要求制作《模型替换对照表》,并配置到项目知识工程资源库中;
S2、选取待替换的结构树节点;
S3、选择被替换的设计模型类型;
S4、通过选取的结构树节点,获取该节点下需要被替换的单个设计模型及对应的唯一编码信息;
S5、判断获取的设计模型的唯一编码信息是否在《模型替换对照表》中;若是,则执行步骤S6;若否,则返回步骤S4;
S6、在《模型替换对照表》中,查询与设计模型的唯一编码信息所对应的替换设计模型唯一编码信息;
S7、利用查询到的替换设计模型的唯一编码信息,进行数据库搜索;
S8、搜索得到替换设计模型列表;
S9、判断替换设计模型列表是否为空;若是,则执行步骤S10;若否,则返回步骤S4;
S10、根据设计模型的唯一编码信息和替换设计模型的唯一编码信息,进行被替换设计模型和替换设计模型的自动替换。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步骤:
S11、获取被替换的设计模型总个数,判断自动替换的循环次数是否小于被替换的设计模型总个数;若是,则返回步骤S4;若否,则执行步骤S12。
S12、输出节点替换完成提示并结束。
优选地,《模型替换对照表》包括模型类型、模型名称、被替换模型编码、替换模型编码。
优选地,模型替换对象包括船体结构、甲板机械、设备、阀附件、电缆通道、电缆、支吊架。
优选地,选取的结构树节点包括总段模型节点、分段模型节点、舱室模型节点、区域模型节点、系统模型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60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