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模拟行人假肢运动的人行软目标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5819.X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5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昆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B62D4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史慧敏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行人 假肢 运动 人行软 目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汽车自动驾驶及辅助驾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模拟行人假肢运动的人行软目标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上身身体以及至少一个假肢延伸;所述假肢延伸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上身身体的相应部位,所述假肢延伸通过吸扣部件连接于相应的假肢,所述假肢的上肢和下肢通过铰链结构连接;所述人行软目标物中设有一根PC管,所述PC管上、下两部分之间通过铰链结构连接,上半部分所述PC管固定在上身身体内,下半部分所述PC管的底部装有卡片,所述卡片的外径大于PC管的外径。该人形软目标物可以模拟行人假肢的运动动作,在受到汽车撞击后,可被动分离假肢减少冲击力,确保测试车辆及测试人员的安全,也可以减少目标物的损伤,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自动驾驶及辅助驾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模拟行人假肢运动的人行软目标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及辅助驾驶的逐渐兴起,很多安全性功能已经量产装车,部分功能已出台了相应的法规,以减少交通事故率的发生。其中,国内外最主要的致命性交通事故类型是车辆与弱势道路使用者之间的事故,弱势道路使用者主要有行人、骑行交通工具、动物3大类。本专利涉及的是行人类弱势道路使用者,其作用是代替真实行人在事故发生前的角色,从而设计了一种可模拟行人假肢运动的人行软目标物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模拟行人假肢运动的人行软目标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模拟行人假肢运动的人行软目标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上身身体以及至少一个假肢延伸;所述假肢延伸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上身身体的相应部位,所述假肢延伸通过吸扣部件连接于相应的假肢,所述假肢的上肢和下肢通过铰链结构连接;所述人行软目标物中设有一根PC管,所述PC管上、下两部分之间通过铰链结构连接,上半部分所述PC管固定在上身身体内,下半部分所述PC管的底部装有卡片,所述卡片的外径大于PC管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上身身体包括上身躯体和臀部。
进一步的,所述假肢延伸包括颈部假肢延伸、手臂假肢延伸或/且腿部假肢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假肢包括模拟头部的假肢、模拟手臂的假肢或/且模拟腿部的假肢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人行软目标物中装有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假肢。
进一步的,所述人行软目标物的外部穿有不同颜色的防水布拼接成的封闭式防水外衣。
进一步的,假肢弯折外侧的防水布的长度不等于假肢内侧的防水布的长度。
人行软目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依据人体模型横向或纵向分割后的截面,切割出相应的形状的片材;
S2.基于S1中切割出的片材,为使堆叠时精度更高,应有相应的定位功能,每片片材具有至少2个非重叠的圆形定位孔或至少1个非圆形定位孔;
S3.将片材堆叠成成型的模型,在模型内插入一根硬质的骨架。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模拟行人假肢运动的人行软目标物及其制备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满足现阶段汽车自动驾驶及辅助驾驶功能开发或测试需求的人形软目标物,人形软目标物的主要功能是可以基本还原人类的外观特点、毫米波雷达特性、激光雷达特性及热成像特性;其中,外观方面除还原人类的躯干和四肢外观外,还还原了脸部、头发、手等外观特性,且能够模拟行人在行走时的摆动肢体的动作;该人形软目标物可以模拟行人假肢的运动动作,在受到汽车撞击后,可被动分离假肢减少冲击力,确保测试车辆及测试人员的安全,也可以减少目标物的损伤,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昆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熟昆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58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