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包钢式输电塔主材不停电加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5779.9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2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付兴;谭芝轩;李宏男;李钢;江瑶;董志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包钢 输电 塔主材不 停电 加固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输电塔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孔包钢式输电塔主材不停电加固装置,解决了输电塔主材上的荷载不能充分传递到固定件上的问题,且无需对原有结构钻孔或焊接,包括固定件、传力件和加强件,固定件为带孔的钢板,在输电塔主材上一内一外的包住,孔洞与输电塔主材上的螺栓一一对应,所述传力件为一带加劲肋的水平钢板和一有一竖排固定孔的垂直钢板,所述传力件的水平钢板连接在所述的固定件上,所述传力件的垂直钢板连接在所述的加强件上,所述的加强件为角钢,可布置输电塔主材的内侧或者外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输电塔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电塔主材加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不少输电塔存在建成时间久,最大设计风速偏低以及设计时未考虑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的问题,在输电塔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发生被大风吹倒的事故,存在很大的隐患,因此韩军科等的输电铁塔加固补强承载力研究中表明对这类输电塔进行加固补强十分必要,然而在输电塔主材上钻孔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会削弱主材的强度,可能会造成施工过程出现倒塔事故。
苏子威等的新型构件并联法加固角钢输电塔试验研究及设计建议,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加固后输电塔主材的承载力和传力效率与夹具的数量和预紧力有关系,会随夹具数量和预紧力的增加而增加。针对现有的一些加固方法最主要的问题是夹具没有固定,即新加的杆件必须固定,否则协同变形只能增加输电塔主材的刚度和减小长细比,而无法大幅提升承载力,现有很多方案向加强件传递的荷载没有转化出去,由于铁塔整体是弯曲变形,但聚焦到单根主材就是拉压变形,大部分包钢方法无法有效传递荷载,直接原因就是摩擦约束可靠度不够,夹具与输电塔主材之间容易滑动,且连接构件刚度小,原塔荷载无法大比例转到加强件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多孔包钢式输电塔主材不停电加固方案,在不对原主材焊接和钻孔的前提下,充分解决了以往夹持加固仅靠摩擦力传递荷载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孔包钢式输电塔主材不停电加固装置,该多孔包钢式输电塔主材不停电加固装置固定件、传力件和加强件;
所述固定件为带孔的三角形钢板,包括主材外侧固定件1和主材内侧固定件2,固定在输电塔主材8的一内一外,用于夹持住输电塔主材;所述的固定件两侧均超出输电塔主材8的两侧边,超出部位开有竖排固定孔;
所述传力件包括垂直传力件4和水平传力件5;水平传力件5为带有加劲肋6的水平钢板,其一端焊接于主材内侧固定件2的内侧面,另一端焊接于垂直传力件4的内侧面,水平传力件5分别垂直垂直传力件4和主材内侧固定件2所在的平面;垂直传力件4上开有竖排固定孔的垂直钢板,多个垂直传力件4的外侧面焊接于加强件的内表面上;
所述的加强件3为角钢,在竖向位置有一竖排的固定孔。
所述的固定件夹持的部位为原输电塔主材8的连接部位,以及所有原输电塔主材8上节点板的部位;固定件上的孔洞与原输电塔主材8上的螺栓位置一一对应,原输电塔主材8上的螺栓刚好卡在固定件上;固定件在垂直方向的长度大于原输电塔主材8连接部位的夹持钢板,且超过的长度向下弯折把原输电塔主材8连接部位的夹持钢板包起来。
若原输电塔主材8上的螺栓可拆卸,固定件不再是夹持的形式将原输电塔主材8包住;固定件上的孔洞规格会减小,通过原输电塔主材8上的螺栓,将固定件的钢板与原输电塔主材8固定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解决了现有包钢式输电塔主材加固方法中荷载传递效果不好的问题,现有的包钢式输电塔主材加固仅靠摩擦力传递荷载,出现滑动后荷载便无法有效传递,本发明除了摩擦力之外,主要是靠固定件与螺栓之间的剪切力,将固定件和输电塔主材固定成一个整体,故不会出现位移,固定件和输电塔主材可以协调变形,从而使固定件可以分担更多的荷载,起到加固输电塔主材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57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酵辣椒酱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密封性高的风箱门板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