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湖泊内源污染室内模拟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55495.X | 申请日: | 2021-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6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蒋岩;王来;郭雨华;李惊涛;田玮;吴晓辉;孙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党建华;吕立峰 |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湖泊 内源 污染 室内 模拟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湖泊内源污染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湖泊模拟单元和环境模拟单元;其中,所述湖泊模拟单元至少包括
机架(2);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2)上的箱体(1)、进水水箱(3)和出水水箱(17);
所述模拟装置还包括进水组件和排水组件,所述进水组件用于将进水水箱(3)内的水输送至所述箱体(1)内,所述排水组件用于将所述箱体(1)内的水输送至出水水箱(17);
所述环境模拟单元至少包括搅拌部、吹风部以及加热部,所述搅拌部、吹风部以及加热部均连接在所述箱体(1)的上方,所述箱体(1)上设有多个取样孔(18),所述箱体(1)侧壁且位于所述取样孔(18)处设有pvc阀门(1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内源污染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2)上的水泵(5),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2)顶部的第一螺杆(8);
所述第一螺杆(8)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盘(9),所述第一螺杆(8)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水位控制箱(7),所述水泵(5)的输入端通过抽水管(4)与所述进水水箱(3)连通,所述水泵(5)的输出端通过供水管(6)与所述第一水位控制箱(7)连通,所述第一水位控制箱(7)底部密封连接有第一连通管(10),所述第一连通管(10)远离所述第一水位控制箱(7)的一端与所述箱体(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湖泊内源污染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2)上的第二螺杆(15),所述第二螺杆(15),所述第二螺杆(15)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13),所述第二螺杆(15)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水位控制箱(14),所述第二水位控制箱(14)底部密封连接有第二连通管(11)和排水管(16),所述第二连通管(11)与所述箱体(1)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11)上连接有止水阀(12),所述排水管(16)远离所述第二水位控制箱(14)的一端与所述出水水箱(17)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湖泊内源污染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板(801),所述第一螺杆(8)和所述第二螺杆(15)均与所述支撑板(80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水位控制箱(7)和第二水位控制箱(14)上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螺杆(8)和第二螺杆(15)相匹配的螺纹套(8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内源污染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91),所述支撑杆(191)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9);所述搅拌部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9)上的第一电机(221),所述第一电机(2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22),所述转杆(22)下端穿过箱体(1)顶部且向内延伸,所述转杆(22)下端设有搅拌齿,所述转杆(22)为多个,且等距分布在箱体(1)的顶壁,多个所述转杆(22)上固定连接有带轮(222),多个所述带轮(222)之间套接有皮带(223)。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湖泊内源污染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部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1)外侧壁的第二电机(201),所述第二电机(201)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扇叶(20),所述扇叶(20)位于所述箱体(1)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湖泊内源污染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包括陶瓷加热灯(21),所述陶瓷加热灯(21)固定连接在箱体(1)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湖泊内源污染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柱(224),所述支柱(224)上滑动连接有滑杆(225),所述滑杆(225)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22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座(227),所述滑杆(225)上套接有弹簧(226),所述弹簧(226)两端分别与所述支座(227)和支柱(224)相抵,所述支座(227)上转动连接有张紧轮(228),所述张紧轮(228)与所述皮带(223)的外侧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549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