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化钠联合制备碳酸钠与氯化铵的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55387.2 | 申请日: | 2021-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5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园;吴浩;卢潇;顾豪;施琴;刘铭雨;王午阳;张跃;裴孟;陈烯;刘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D7/16 | 分类号: | C01D7/16;C01C1/16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李楠 |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钠 联合 制备 碳酸钠 氯化铵 生产 方法 | ||
1.一种氯化钠联合制备碳酸钠与氯化铵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1)将高盐废水经蒸发浓缩处理,经高纯水超声溶解配制成过饱和状态的氯化钠水溶液,然后将饱和状态的氯化钠水溶液输送至氨化塔中并在氨化塔中连续通入氨气进行非均相吸收,进行氨化处理,使吸收液转化成铵化高盐废水;铵化高盐废水再输送至碳化塔中,并向碳化塔内连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碳化处理,得含有碳酸氢盐的混合溶液;
(2)含有碳酸氢盐的混合溶液,经析晶、过滤、洗涤得到碳酸氢钠粗品,经高温煅烧处理,得到纯碱碳酸钠产品;碳酸钠煅烧后的二氧化碳气体收集后循环套用至所述碳化塔中;
(3)过滤后的母液为含有氯化铵、氯化钠的水溶液,经低温结晶、化学升华,析出氯化铵粗品,经重结晶进一步精制为氯化铵产品,使其中的氯化钠杂质含量降低到2%以下;步骤(3)中氯化铵结晶以及化学升华后释放出的氨气收集后循环套用至所述氨化塔中;步骤(3)中低温结晶和重结晶后的余液为溶有氯化钠、氯化铵的水溶液,循环套用至所述碳化塔内;
所述氨化处理条件为:控制NaCl水溶液质量浓度在30~50%,氨气与氯化钠的摩尔比为1.0~2.0∶1,氨化反应温度为30~50℃,氨化反应时间0.5~1h,压力0.1~0.5MPa;
所述碳化处理条件为: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钠的摩尔比为1.0~1.5∶1,碳化反应温度为20~45℃,碳化反应时间0.5~1h,压力0.1~0.5M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钠联合制备碳酸钠与氯化铵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控制析晶温度55~85℃,碳酸钠煅烧温度200~280℃,煅烧时间0.5~1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氯化钠联合制备碳酸钠与氯化铵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控制析晶温度为65~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钠联合制备碳酸钠与氯化铵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低温结晶温度控制为10~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氯化钠联合制备碳酸钠与氯化铵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低温结晶温度控制为15~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53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