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信号隔离检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5360.3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0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韩元富;姜德志;李燕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元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5/22 | 分类号: | G01R15/22 |
代理公司: | 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周绪洞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信号 隔离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信号隔离检测的方法,属于水泵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水泵控制强电弱电信号隔离检测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单片机、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通讯电路和供电电路,供电电路连接通讯电路和单片机用于提供工作电源,通讯电路连接单片机并用于传输数据,电压检测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分别连接在单片机上用于提供控制板电路的电压采样信号和电流采样信号,所述控制板电路提供的采样端为市电供电端,采用隔离通信的方式进行数据信号传输,达到了简化电路结构,优化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泵控制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电信号隔离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泵控制过程中,需要检测水泵运行的交流电压和电流,由于控制板还需要处理其它弱电传感器,为安全起见,需要对交流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隔离检测。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电压互感器加电流互感器的方法,也有采用线性光耦隔离检测的方法。
这些方法的缺点是成本高,电路复杂,互感器的方法体积大,不利于安装。在有多路信号需要检测时(例如三相供电),这个问题显的更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信号隔离检测的方法,以达到隔离通讯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信号隔离检测的方法,包括单片机、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通讯电路和供电电路,供电电路连接通讯电路和单片机用于提供工作电源,通讯电路连接单片机并用于传输数据,电压检测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分别连接在单片机上用于提供控制板电路的电压采样信号和电流采样信号,所述控制板电路提供的采样端为市电供电端,通过电压检测电路或电流检测电路采集电信号并输入至单片机的ADC采样引脚,单片机初始化,开始检测电压和电流,对电流和电压检测结果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判断发送数据计时是否到达,如果发送数据计时到达则进行组织数据步骤,并设置发送标志,再重新开始检测电压和电流;如果发送数据计时未到达则重新开始检测电压和电流。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组织数据步骤设置在单片机的中断触发中包括:
步骤一:保护现场,判断不需要发送数据时,恢复现场,并退出;
步骤二:定义通讯起始位为T1时间的高电平后连续T2时间的低电平,定义数据0为T1时间的高电平后连续T3时间的低电平,定义数据1为T1时间的高电平后连续T4时间的低电平;
步骤三:判断需要发送数据时,发送T1时间高电平,T2时间的低电平,T1时间高电平,如果数据为0,则发出T3时间低电平,如果数据为1,则发出T4时间低电平,判断所有位数据发送完则清理发送标志,如果所有位未发送完成则技术发送下一位,最后回复现场,退出中断。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1,采样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4和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和电容C1的一端并作为信号输出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并接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压源VCC。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S、电阻R8、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电容C2,电阻RS串联在火线端和零线端之间,电阻RS的正极端连接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电容C2的一端并作为输出端,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电压源VCC,二极管D4的阳极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通讯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元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元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53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