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角度的电动螺丝刀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5119.0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6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何芹;史镇琳;李克强;杨晓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B21/00 | 分类号: | B25B21/00;B25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角度 电动 螺丝刀 | ||
一种可变角度的电动螺丝刀,属于五金工具领域。是由变角度及锁紧装置、批头收纳装置、超越离合器、驱动及控制装置和充电装置组成的。变角度及锁紧装置上端可安装不同型号批头,下端与超越离合器相固连,驱动及控制装置中的电机驱动杆上端连接超越离合器,中端与批头收纳装置相配合,下端连接驱动及控制装置,驱动及控制装置和充电装置均与外壳相固连。当遇到狭缝或角度刁钻的螺钉时,可通过电机驱动杆与批头连接杆之间设置的双联式万向节调整螺丝刀批头的角度,以深入狭缝或改变角度来安装或拆卸螺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角度的电动螺丝刀,具体地说是在传动机构上加装了变角度及锁紧装置,属于五金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螺丝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以及机械行业中扮演一种必不可少的角色。传统螺丝刀可以方便的扭动一般场合的螺钉或螺栓,但随着对工艺性、安全性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在一些重要场合,设计者会对螺钉或螺栓放置的位置做出改变,新的改变往往会在满足上面各种要求的同时出现新的问题,即产生传统螺丝刀不便深入的狭小空间。而且现存的变角度螺丝刀款型较为单一且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由于缺乏锁紧装置,不够稳定、拧螺钉不是通过旋转刀把而是通过手腕旋转,比较费力且速度较慢、以及不能一次性携带较多螺丝刀头,比较麻烦。针对上述问题,既要解决在狭小空间中拧螺钉的问题,又要摆脱手拧螺丝刀带来的不便,因此设计一种可变角度的电动螺丝刀就显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角度的电动螺丝刀。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变角度的电动螺丝刀,是由变角度及锁紧装置、批头收纳装置、超越离合器、驱动及控制装置和充电装置组成的,所述的变角度及锁紧装置是由批头连接杆、双联叉、十字轴、万向节与超越离合器连接杆、锁紧按键、按键弹簧、上外壳和下外壳组成的,所述的上外壳下端内侧与下外壳铰连接,外侧通过按键弹簧与锁紧按键固定连接,所述的锁紧按键卡在下外壳的预留孔内,所述的批头连接杆上端与上外壳转动连接,下端通过一个十字轴与双联叉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的万向节与超越离合器连接杆上端通过通过另一个十字轴与双联叉下端转动连接,下端与下外壳及超越离合器外壳滑动连接。
所述的批头收纳装置是由批头收纳槽、批头收纳槽连接杆和批头收槽纳开关组成的,所述的批头收纳槽开关内侧与电机驱动杆滑动连接,外侧通过批头收纳槽连接杆与批头收纳槽铰连接,所述的批头收纳槽下侧与下外壳铰连接。
所述的超越离合器是由万向节与超越离合器连接杆、超越离合器锁止柱、超越离合器外壳和电机驱动杆组成的,所述的电机驱动杆上端通过超越离合器锁止柱与万向节与超越离合器连接杆下端相连,下端与直流减速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的超越离合器外壳外侧与下外壳固定连接,内侧与万向节与超越离合器连接杆、超越离合器锁止柱和电机驱动杆滑动连接。
所述的驱动及控制装置是由直流减速电机、三档开关机构、按动开关机构、电机正极导线和电机负极导线组成的,所述的直流减速电机外部与下外壳固定连接,底部通过电机正极导线和电机负极导线与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三档开关机构中三档开关位于下外壳的凹槽后侧通过三档开关导线与电路板相连,所述的按动开关机构中按动开关位于下外壳的凹槽后侧通过按动开关导线和按动开关弹簧与电路板相连。
所述的充电装置是由电池、电路板、充电口和充电口滑盖组成的,所述的电路板内侧与电池固定连接,外侧与下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的充电口上侧与电路板固定连接,侧面与下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的充电口滑盖与下外壳滑动相连。
所述的批头收纳槽和批头连接杆的三棱柱凹槽底部装有强力磁铁,用于固定放在三棱柱凹槽中的批头,以保证批头在收纳和使用中不会松动或脱落,所述的批头收纳槽开关、三档开关、按动开关和充电口滑盖表面进行磨砂处理,便于推动开关及滑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51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热电路板的制造工艺
- 下一篇:散热电路板及其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