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农村污水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4994.7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6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娟;丘锦荣;曾经文;林晓君;蔡倩怡;夏迪;高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1/28;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畅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1 | 代理人: | 耿佳 |
地址: | 5106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农村 污水 装置 | ||
一种处理农村污水的装置,包括主箱体和垂直流人工湿地两大部分,主箱体由隔板分隔成厌氧池、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好氧池和沉淀池五部分;垂直流人工湿地自下而上填充碎石和沸石;污水通过提升泵进入厌氧池氨化处理,然后自流进入缺氧池,再依次进入一级氧化池、二级氧化池硝化处理、沉淀池;污水经过主箱体处理后从沉淀池通过带阀门的管道进入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形成完整的处理水路;本发明的含磺胺嘧啶生活污水处理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成本低,对农村生活污水中常规COD、氨氮污染物和磺胺嘧啶抗生素的协同去除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处理农村污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磺胺嘧啶为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和药物被广泛用于畜禽和水产养殖,不能被动物完全吸收,大部分以原型或代谢物的形式通过粪便或尿液排出。在农村,磺胺嘧啶会随着生活废水、养殖废水持续进入环境水体中,具有较高检出率和检出浓度。对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威胁,大量使用会产生耐药菌,还会通过食物链的富集,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含磺胺嘧啶的污水处理技术有生物法的好氧处理、厌氧处理;物化法的混凝沉淀、化学氧化;高级氧化技术的臭氧氧化、光催化氧化技术、Fenton法;膜处理技术的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湿地处理法、吸附技术等。
生物法作为传统去除磺胺嘧啶的方法具有运行费用低,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主要是通过生物转化、降解,污泥吸附等机制去除磺胺嘧啶;但当大量的磺胺嘧啶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对微生物也具有一定的毒性,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种类繁多,原始条件可能会有一定的对应降解微生物,但种类较少,数量也不多,分解效率较低;故只使用生物法去除磺胺嘧啶可能存在去除效率低,出水浓度不稳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农村污水的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处理农村污水的装置,包括主箱体和人工湿地,所述主箱体由厌氧池、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好氧池、沉淀池;所述厌氧池与提升泵贯通连接;所述厌氧池与缺氧池之间设有第一隔板,且第一隔板上方设有溢水口,厌氧池与缺氧池通过溢水口贯通连接;所述缺氧池与一级好氧池管道连通;所述一级好氧池与二级好氧池之间设有第二隔板,且第二隔板下方设有水流开口;所述一级好氧池与二级好氧池通过水流开口贯通连接;所述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好氧池内悬挂组合填料;所述二级好氧池与沉淀池之间设有第三隔板,且第三隔板顶部设有进水槽;所述二级好氧池与沉淀池通过进水槽贯通连接;所述沉淀池与人工湿地管道贯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缺氧池池底设有曝气管,且曝气管与缺氧池贯穿连接;所述曝气管末端位于缺氧池外,且曝气管末端设有第一阀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一级好氧池与二级好氧池池底设有曝气盘,且曝气盘为直线多个均匀排布;所述曝气盘设有连通管串联贯通连接,所述连通管末端位于一级好氧池与二级好氧池外,且连通管末端设有第二阀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沉淀池设有进水组件,且进水组件包括进水槽、溢流堰和下开口挡流板;所述沉淀池上方设有悬挂的斜板填料;所述沉淀池池内底部设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所述沉淀池末端设有溢流槽,且溢流槽与人工湿地的布水管道贯通连接;所述布水管道与溢流槽之间设有第三阀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人工湿地为垂直流人工湿地,且布水管道位于人工湿地上方;所述人工湿地底部设有穿孔集水管,且穿孔集水管与出水管道贯通连接,所述出水管道末端为出水口,且出水口设有第四阀门,所述出水口与人工湿地的布水管道位于同一水平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人工湿地内部设有碎石层,且碎石层的碎石粒径为10mm至30mm,所诉碎石层位于穿孔集水管上方,且碎石层上方设有沸石层,所述沸石层的填料厚度为800mm,且碎石层与沸石层的填料体积相同;所述沸石层上方设有种植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9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含传热壁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
- 下一篇:一种气体与水质检测用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