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光电光热建筑一体化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4905.9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5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周震;孙春发;张占曙;陈淑敏;高颖;郑佳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劲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44 | 分类号: | H02S40/44;H02S20/26;H01L31/048;H01L31/052 |
代理公司: | 济南尚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7 | 代理人: | 董洁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光电 光热 建筑 一体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光电光热建筑一体化板,主要涉及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太阳能光电光热建筑一体化板,包括板体框架,所述板体框架表面覆盖钢化玻璃,所述板体框架中钢化玻璃下设置光伏电池组件,所述光伏电池组件背部设置有导热硅胶垫,所述板体框架中设置集热装置,所述集热装置包括集热箱,所述集热箱一侧为均热板,所述均热板与导热硅胶垫、光伏电池组件依次紧密贴合安装,所述集热箱中均热板上固定设置若干弧形引流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能够在集热箱中设置水流调节挡板和引流槽并通过相应设备进行控制,能够通过控制器调控每个集热箱中水流状态,进而达到所有板组热量平衡收集状态,防止局部板组温度过高影响电能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太阳能光电光热建筑一体化板。
背景技术
普通太阳光伏电池组件是由透明盖板、胶质密封材料、光伏电池、背面层和外部框架等组成。在大多数组件中,透明盖板是低铁钢化玻璃,胶质密封材料是EVA(乙烯基乙酸乙脂),起粘结透明盖板和背面层以及密封的作用,背面层是Tedlar,起密封作用。光伏电池一般采用单晶硅或多晶硅。在层压敷设工艺中,从上至下依次为:玻璃、EVA、电池、EVA、Tedlar。其发电原理是太阳光透过透明盖板和EVA照射到光伏电池上,光伏电池吸收透过的太阳光能后,一小部分转变成电能进行发电,另外一大部分将以热能的形式而散失,为了更好了的利用太阳光的能量,行业内已经出现了能够利用太阳光发电同时并收集热量的设备。
但是,通常光伏电池组件安装需要占用较大空间,现有建筑多为高层建筑,房顶空间有限,于是本申请提出一种太阳能光电光热建筑一体化板,将建筑墙壁外层空间进行利用。作为建筑一体化板使用,需要设备便于进行安装,因此该类太阳能电池板通常每一块做的较小,使用时多块分别安装再通过导线水管等连接,但目前行业内的设备在有太阳光但并不强烈情况下工作时存在如下问题:收集热量的水管将若干板组串联在一起,循环水初进入板组时水温较低,热量收集效率高,随着循环水收集热量后温度升高,热量收集效率逐渐降低,导致所有板组热量收集不均,甚至导致连接较为靠后的板组温度过高影响电能转化。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光电光热建筑一体化板,它能够在集热箱中设置水流调节挡板和引流槽并通过相应设备进行控制,能够通过控制器调控每个集热箱中水流状态,进而达到所有板组热量平衡收集状态,防止局部板组温度过高影响电能产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太阳能光电光热建筑一体化板,包括板体框架,所述板体框架表面覆盖钢化玻璃,所述板体框架中钢化玻璃下设置光伏电池组件,所述光伏电池组件背部设置有导热硅胶垫,所述板体框架中设置集热装置,所述集热装置包括集热箱,所述集热箱一侧为均热板,所述均热板与导热硅胶垫、光伏电池组件依次紧密贴合安装,边缘处采用耐高温胶密封,所述集热箱中均热板上固定设置若干弧形引流板,所述均热板上部转动设置水流调节挡板,所述集热箱外部设置薄饼式驱动电机,所述薄饼式驱动电机输出轴穿过集热箱外壳固定连接水流调节挡板转轴,所述板体框架中集热箱后部设置保温层。
所述板体框架两侧分别设置进水管接口、出水管接口。
所述板体框架后侧底部设置导线连接开口。
所述板体框架中四角设置膨胀螺栓孔。
所述集热箱两侧分别设置进水接头、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与进水管接口位置相对应,所述出水接头与出水管接口位置相对应。
所述集热箱中设置温度传感器。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能够将建筑墙壁外层空间进行利用,将光电设备生产电能时产生的热量回收利用,保证电能生产效率,通过在集热箱中设置水流调节挡板和引流槽并通过相应设备进行控制,能够通过控制器调控每个集热箱中水流状态,进而达到所有板组热量平衡收集状态,防止局部板组温度过高影响电能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劲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莱芜劲能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9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