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陶瓷玻璃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4878.5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7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顾澄鑫;欧阳小隆;陆坤鹏;程伦亮;赵元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亚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00 | 分类号: | C03C17/00;C03C17/28;C03C17/42;C03C17/34;C23C14/02;C23C14/06;C23C14/10;C23C14/12;C23C14/24;C23C14/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202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玻璃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仿陶瓷玻璃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板层,在玻璃基板层的一面喷涂有颜色油墨层,在玻璃基板层的另一面依次镀有氮化硅透明加硬层、DLC膜层和AF膜层,所述氮化硅透明加硬层包括二氧化硅层,在二氧化硅层之上依次顺序设有数层氮化硅层和数层氮氧化硅层,氮化硅层和氮氧化硅层采用间隔互层方式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陶瓷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硅层的层数为3~8层,氮氧化硅层的层数为3~8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陶瓷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化硅层的单层厚度为30~300纳米,氮氧化硅层的单层厚度为15~100纳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陶瓷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颜色油墨层厚度为15~25微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陶瓷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颜色油墨层的颜色为黑色、绿色、蓝色、白色、红色之一。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一种仿陶瓷玻璃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玻璃浸没在纯水中,通过超声波清洗30~40min后,用120℃热风烘干;
步骤二:采用喷墨机在步骤一烘干的玻璃一面喷涂有色油墨;
步骤三:将喷涂有油墨的玻璃放入烤箱内,在150℃下烘烤60min;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油墨固化了的玻璃再次采用步骤一的方式清洗干净,清洗后人工检查,要求未喷油墨面无脏污和划伤;
步骤五:将步骤四清洗干净的玻璃利用高温胶带固定在镀膜机上进行镀膜;
步骤六:当镀膜机真空度达到0.00085帕后,硅靶/ICP开始工作,同时,注入氧气、氩气和氮气,在此过程中,首先制作20~60纳米厚的二氧化硅层作为衔接层,再制备单层纳米氮氧化硅膜层,随后制备单层纳米氮化硅膜层,两种材料反复交替叠加,达到机器设定的膜层数量时,氮化硅透明加硬层镀膜结束;
步骤七:步骤六的作业结束后,碳靶开始进行镀DLC膜层工作,溅射出纳米级碳原子,并沉积在氮化硅透明加硬层外表面,碳原子沉积速率控制在0.05nm/s~0.1nm/s,DLC膜层厚度3~5纳米;
步骤八:利用蒸镀方法在步骤七所述的DLC膜层外表面镀20~30纳米厚度的AF膜层,该AF膜层选用膜料为全氟聚醚硅氧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仿陶瓷玻璃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制做纳米二氧化硅层时,硅靶功率为12~15KW,硅靶溅射氩气流量为300~600SCCM;氧化源功率为2.5~5KW,反应的氩气和氧气的注入流量比例为:50~200SCCM:600~1000SCCM;
制做氮化硅时,硅靶功率为12~15KW,硅靶溅射氩气流量为120~400SCCM,氧化源功率为2.5~5KW,反应的氩气和氮气的注入流量比例为:50~200SCCM:200~300SCCM;
制做氮氧化硅时,硅靶功率为12~15KW,硅靶溅射氩气流量为120~400SCCM,氧化源功率为2.5~5KW,反应的氧气、氮气和氩气的注入流量比例为:100~160SCCM:200~300SCCM:50~200SCC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仿陶瓷玻璃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制做DLC膜时碳靶的功率为6~15KW,靶材溅射氩气的注入流量为:200~400SCCM;氧化源功率为0.5~1KW,氩气流量为50~150SCCM。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仿陶瓷玻璃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靶、碳靶靶材的纯度均为99.99%以上;氧气、氩气、氮气纯度均达到99.999%以上。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仿陶瓷玻璃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八中蒸镀AF 的真空度在0.002帕以下,离子源清洁20~200秒,离子源的功率为:中和电流16~20A,离子束流250MA,电子束流300MA,加速电压200~250V,屏极电压350v,加速电流1~20A,阴极电流9~11A,阳极电压60~90V,阳极电流2~4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亚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亚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87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版图结构及芯片的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