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零部件自动化加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4791.8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8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邓胧;黄康睿;陈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新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Q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97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零部件 自动化 加工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零部件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操作台,操作台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操作台的上端中部前后两侧均固定焊接有支撑板,防护罩的后端中部穿插连接有驱动机构,两个支撑板之间活动连接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位于驱动机构的上方且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操作台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放料机构和取料机构,且取料机构和放料机构均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操作台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可拆卸安装有二号收料托盘和一号收料托盘,防护罩的上内壁中部设置有钻孔机,本发明的一种电子零部件自动化加工设备,结构紧凑,传动稳定,成本低,可实现零部件的自动化加工,劳动强度低,可在电子零部件加工过程中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零部件自动化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是以电能为工作基础的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手表、智能手机、电话、电视机、影碟机(VCD、 SVCD、DVD)、录像机、摄录机、收音机、收录机、组合音箱、激光唱机(CD)、电脑、游戏机、移动通信产品等,因早期产品主要以电子管为基础原件故名电子产品。
在对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先对各电子零部件进行加工,然后再将多个电子零部件进行组装在一起,部分电子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钻孔,现有的加工通常需要人工将电子零部件进行固定,然后通过电钻对电子零部件进行钻孔,劳动强度大,操作繁琐,且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零部件的大批量生产,故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子零部件自动化加工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零部件自动化加工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子零部件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操作台的上端中部前后两侧均固定焊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均位于防护罩内,所述防护罩的后端中部穿插连接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通过轴承与支撑板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活动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位于驱动机构的上方且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操作台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放料机构和取料机构,且取料机构和放料机构均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操作台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可拆卸安装有二号收料托盘和一号收料托盘,所述二号收料托盘和一号收料托盘的结构相同且分别与放料机构和取料机构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防护罩的上内壁中部设置有钻孔机,且钻孔机与定位机构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防护罩的左端和右端均开有取料槽,所述操作台的前端左右两侧均设有控制柜。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防护罩的后端中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前端贯穿防护罩的后端和后部的支撑板并通过轴承与前部的支撑板活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后部固定连接有稳固环、拨杆和一号传动杆,且稳固环位于拨杆和一号传动杆之间,所述拨杆远离转杆的一端固定焊接有牵引柱,所述转杆的前部固定焊接有二号传动杆,且二号传动杆和一号传动杆的结构相同。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前端面为五边形结构,所述放置架的前后两端均固定焊接有安装杆,两个所述安装杆均通过轴承与对应的支撑板活动连接,且后部安装杆的后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盘,所述放置架的外表面开有五个放置槽,且五个放置槽以放置架的端面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放置槽内槽壁均固定安装有两个一号吸料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盘的后端开有五个稳固槽和五个传动槽,且传动槽和稳固槽等距分布,所述传动盘与稳固环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稳固槽的结构与稳固环的结构相适配,所述牵引柱的结构与传动槽的结构相适配,所述牵引柱滑动连接在传动槽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料机构包括侧撑板,所述侧撑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侧撑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操作台的前后两端,两个所述侧撑板的对立端上部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共同滑动连接有取放组件,所述取放组件的前后两端中部共同活动连接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新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新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7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