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声波检测和BIM模型的外墙结构安全检测方法、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54444.5 | 申请日: | 2021-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5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康望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翰坤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44;G06F30/13;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胡昌国 |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声波 检测 bim 模型 外墙 结构 安全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波检测和BIM模型的外墙结构安全检测方法、装置,检测人员可通过自行研发的外墙结构安全检测操作平台,构建待检测墙体的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并在检测现场将检测数据直接标记到三维建筑信息模型中的对应墙体的指定区域处,降低了以往用记事本记录检测数据容易出错以及容易漏检、误检的概率。并且,本发明基于模型标记数据对墙体结构是否安全进行自动分析,大幅提升了数据分析的效率和缺陷判断的准确率。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声波的墙体粘结力缺陷检测方法,根据不同墙体粘结力具有不同的敲击声波特性,对墙体粘结力情况进行分类识别,所作出的墙体粘结力缺陷分类检测结果更加科学、客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声波检测和BIM模型的外墙结构安全检测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墙体结构安全检测是一个繁琐费时的过程,传统的墙体结构安全检测方法通常为:由检测人员到现场利用各种类型的检测仪器对墙体结构是否安全进行检测,现场的检测数据被记录在记事本上,待全部检测完成后对所有检测数据进行人工处理、分析,判断出哪些墙体或者墙体中的哪些区域存在结构安全隐患。但这种传统的墙体结构安全检测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当检测区域较多或者同时需要对几栋甚至几十栋墙体作结构安全检测时,记事本记录检测数据的方式容易出错,经常会出现检测数据和检测部位无法对应的现象,容易引起重复检测,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
2、容易出现误检、漏检,影响墙体结构安全检测的准确率。比如,当检测人员漏检部分检测项目时,可能会出现已检项目检测合格但漏检项目实际并不合格的情况,会影响对墙体整体结构是否安全的准确判断;
3、人为处理分析检测数据的方式费时费力,容易出错,且存在主观性,不利于对墙体结构是否安全的客观评价。
另外,由于环境影响或施工质量等原因,饰面贴砖与砖墙或混凝土基层之间经常会产生脱开现象,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雨水、强风、湿度、融冻循环等作用下,可能导致饰面层从基层脱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墙体粘结力缺陷检测成为墙体结构安全检测的一项重中之重。传统的墙体粘结力缺陷检测方法是敲击墙面并通过人为辨声方式判断墙体是否存在空鼓等粘结力不足等缺陷,但这种传统的粘结力缺陷检测方式严重依赖于检测人员的个人经验,检测结果不够科学、客观,参考价值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声波检测和BIM模型的外墙结构安全检测方法、装置,检测人员可通过自行研发的外墙结构安全检测操作平台,构建待检测墙体的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并在检测现场将检测数据直接标记到三维建筑信息模型中的对应墙体的指定区域处,降低了以往用记事本记录检测数据容易出错以及容易漏检、误检的概率。并且,本发明基于模型标记数据对墙体结构是否安全进行自动分析,大幅提升了数据分析的效率和缺陷判断的准确率。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声波的墙体粘结力缺陷检测方法,根据不同墙体粘结力具有不同的敲击声波特性,对墙体粘结力情况进行分类识别,所作出的墙体粘结力缺陷分类检测结果更加科学、客观。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基于声波检测和BIM模型的外墙结构安全检测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1,构建三维建筑信息模型;
步骤S2,将墙体安全检测数据标记到所述三维建筑信息模型中的对应墙体区域的指定位置处;
步骤S3,从一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分析所需的模型标注数据,并对提取的所述模型标注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分析,生成相应的外墙结构安全检测报告;
所述墙体安全检测数据包括以声波检测方式对墙体是否存在粘结缺陷进行检测产生的声波检测数据,以声波检测方式检测墙体是否存在粘结缺陷的方法步骤包括:
步骤L1,对敲击外墙的敲击声的声信号进行预处理;
步骤L2,提取所述声信号的MFCC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翰坤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翰坤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4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高砷高铁酸性废水及回收铜、铁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安防监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