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虚拟开关的乘用车近光光束高低调节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4125.4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3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滕云鹏;王子军;李志刚;闫霍彤;盛红金;袁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657 | 分类号: | F21S41/657;F21V21/15;B60Q1/076;B60R16/023;F21W107/10;F21W102/13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张岩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虚拟 开关 乘用车近光 光束 高低 调节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开关的乘用车近光光束进行高低调节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车载信息娱乐显示屏、车身控制器、前大灯调光电机、前大灯调光机械机构、整车公共CAN通信网络和整车线束,车载信息娱乐显示屏通过整车公共CAN通信网络与车身控制器连接,车身控制器通过整车线束与前大灯调光电机连接,前大灯调光电机与前大灯调光机械机构通过卡接结构连接。方法包括调光模式进入,调光高度档位选择以及调光模式退出。本发明基于虚拟开关对乘用车近光光束进行高低调节的系统及方法,通过车载信息娱乐显示屏上的虚拟开关进行近光高度档位的选择,实现近光光束高低调节功能,减少机械开关数量,节约空间及成本,提升乘用车车内空间科技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乘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开关对乘用车近光光束进行高低调节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夜间行车的安全,满足相关法规要求,乘用车使用过程中会根据整车不同载荷情况进行近光光束高低位置的调节,保证近光灯光束处于合理的位置。其原理是通过调光开关向前大灯调光电机输出不同的电机信号电压,使电机控制臂维持在不同位置,带动前大灯机械机构调整近光光束高低位置,满足整车近光不同高低位置要求。
现有乘用车一般只通过机械开关内部不同阻值电路的切换实现电机信号电压的切换,需要针对不同的前大灯电机及调光机械机构进行新的机械开关开发,不利于平台化应用。同时,机械开关占据一定空间,需要增加整车线束对接,消耗一定成本,也不符合汽车智能化背景下机械开关向虚拟开关发展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开关对乘用车近光光束进行高低调节控制系统,还提供一种基于虚拟开关对乘用车近光光束进行高低调节控制方法,以解决采用机械开关调节乘用车近光光束高低位置,不利于平台化应用,占用空间大,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虚拟开关对乘用车近光光束进行高低调节控制系统,由车载信息娱乐显示屏1、车身控制器2、前大灯调光电机3、前大灯调光机械机构4、整车公共CAN通信网络5以及整车线束6构成;
所述车载信息娱乐显示屏1通过整车公共CAN通信网络5与车身控制器2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2通过整车线束6与前大灯调光电机3连接;所述前大灯调光电机3与前大灯调光机械机构4通过卡接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载信息娱乐显示屏1,其显示虚拟开关,按照近光光束位置由高到低共分为5个档位,用于将近光光束高低位置档位信号通过整车CAN通信网络5传递到车身控制器2。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控制器2,用于判断近光光束高低位置档位信号,转化为对应的电机信号电压,通过整车线束6输出电机信号电压到前大灯调光电机3。
进一步地,所述前大灯调光电机3,用于接到不同的电机信号电压,基于不同的电机信号电压与供电电压比值,使电机控制臂维持在不同位置,带动前大灯机械机构4处于不同的俯仰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前大灯机械机构4,用于固定近光光源模块,其不同的俯仰位置,实现近光灯光束的上下移动,进而实现近光光束高低位置的调整。
一种基于虚拟开关对乘用车近光光束进行高低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调光模式进入,明确近光灯光束当前位置;
B、在车载信息娱乐显示屏1上,基于调整前整车近光灯光束位置状态进行近光光束高低位置档位的选择,车身控制器2将档位信号转化为电机信号电压传输至前大灯调光电机3,使电机控制臂维持在不同位置,近光灯光束的上下移动,实现近光光束高低位置的调整;
C、调光模式退出,车身控制器停止向前大灯调光电机3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1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