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析锂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4009.2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5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潘岳;任东生;卢兰光;韩雪冰;冯旭宁;郑岳久;李哲;欧阳明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78 | 分类号: | G01R31/378;G01R31/3842;G01R31/3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魏朋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检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析锂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测锂离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实时电压和实时电流;获取待测锂离子电池的参数辨识方程,并将实时电压和实时电流输入至参数辨识方程中,计算得到待测锂离子电池的特征参数;将待测锂离子电池的特征参数与标准特征参数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待测锂离子电池的析锂情况;标准特征参数为未发生析锂现象的标准锂离子电池的特征参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析锂检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析锂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缓解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已经将新能源汽车列入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能量高、自放电率低以及循环寿命长的特点,是目前最具实用价值的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源。而锂离子电池在低温、大倍率充电情况下常出现析锂现象,在出现析锂现象后由于析出的锂金属会形成锂枝晶,锂枝晶会刺破锂离子电池的隔膜,使锂离子电池发生短路,从而影响锂离子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因而需要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析锂检测。
在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析锂检测时,通常是先获取锂离子电池在充电后静置过程中的电压,再对该电压做微分处理得到电压微分曲线,从而通过电压微分曲线中的极小值来检测锂离子电池是否出现析锂现象,即,若电压微分曲线产生极小值,则说明锂离子电池出现析锂现象。
但是,由于电压微分曲线产生极小值的时间较长,从而使得检测锂离子电池是否出现析锂现象时所需的时间较长,降低了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析锂检测的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析锂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提高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析锂检测的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析锂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待测锂离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实时电压和实时电流;获取待测锂离子电池的参数辨识方程,并将实时电压和实时电流输入至参数辨识方程中,计算得到待测锂离子电池的特征参数;将待测锂离子电池的特征参数与标准特征参数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待测锂离子电池的析锂情况;标准特征参数为未发生析锂现象的标准锂离子电池的特征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待测锂离子电池的参数辨识方程,包括:
获取待测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状态方程;对电池状态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后得到离散化的电池方程;根据离散化的电池方程、电池状态方程以及电池状态方程的前一时刻的电池状态方程,得到参数辨识方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实时电压和实时电流输入至参数辨识方程中,计算得到待测锂离子电池的特征参数,包括:
将实时电压和实时电流输入至参数辨识方程中,采用预估算法对参数辨识方程的系数进行估计,得到参数辨识方程的系数估计值;基于参数辨识方程及离散化的电池方程,得到参数辨识方程的系数与待测锂离子电池的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将参数辨识方程的系数估计值输入至关系式中,计算得到待测锂离子电池的特征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估算法包括最小二乘算法、递推最小二乘算法、递推增广最小二乘算法以及基于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算法中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待测锂离子电池的特征参数与标准特征参数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待测锂离子电池的析锂情况之前,还包括:
获取标准锂离子电池;将标准锂离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实时电压、实时电流输入至标准锂离子电池的参数辨识方程,计算得到标准锂离子电池的标准特征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标准锂离子电池的过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