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走式油茶果采摘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3859.0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6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杜小强;宁晨;钱寅;沈腾飞;赖海林;张国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6/26 | 分类号: | A01D46/26;A01D46/2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之怀;王洪新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采摘 | ||
本发明涉及林果采收机械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走式油茶果采摘机,该采摘机集采摘和收集于一体,能够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实现油茶果的采收一体化,并具有采摘效率高,操作方便,机构间适应性和协调性良好,实用性强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走式油茶果采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横梁和立柱组成的车架、安装在车架底部的四个行走装置、用于激振油茶树枝的激振装置、安装在激振装置下方以接收油茶果的落果接收装置、设置在落果接收装置的出口以输送油茶果的输送装置、用于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以及固定在车架上以控制各装置配合作业的控制系统;所述激振装置、落果接收装置、输送装置和动力装置均为两组且对称安装在车架左右两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果采收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走式油茶果采摘机。
背景技术
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经济林木,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我国现有油茶林300多万公顷,分布于南方14个省,其中以湖南、江西、广西的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油茶林总面积的68%。油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开发潜力巨大,对保障我国粮油安全意义重大,发展前景广阔。
因成熟的油茶果易脱落,所以成熟的油茶果要及时采收。又因油茶果收获期较短,所以人工采摘油茶果强度大。为降低人工采摘油茶果的劳动强度,我国已经研制出机械采摘油茶果的设备,这些设备可通过振动使油茶果脱离树枝,但其振动轨迹大多为单一方向,采摘效果不好,并且掉落在地面上的油茶果还需要人工捡拾收集,因此人工劳动力并没有明显降低,采摘效率较为低下。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油茶果采摘机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走式油茶果采摘机,该采摘机集采摘和收集于一体,能够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实现油茶果的采收一体化,并具有采摘效率高,操作方便,机构间适应性和协调性良好,实用性强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走式油茶果采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横梁和立柱组成的车架、安装在车架底部的四个行走装置、用于激振油茶树枝的激振装置、安装在激振装置下方以接收油茶果的落果接收装置、设置在落果接收装置的出口以输送油茶果的输送装置、用于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以及固定在车架上以控制各装置配合作业的控制系统;所述激振装置、落果接收装置、输送装置和动力装置均为两组且对称安装在车架左右两侧;所述激振装置和落果接收装置设置在车架内侧;所述输送装置和动力装置设置在车架外侧。
所述激振装置包括固定在车架上的驱动机构以及由驱动机构驱使进行周期摆动并施力于油茶树枝的激振筛。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车架上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的曲柄、与激振筛固定连接的摇杆以及两端分别与曲柄和摇杆铰接的中间杆。
所述激振筛包括可竖直活动地定位在车架上的外框、与摇杆固定连接并可水平活动地定位在外框上的内框以及安装在内框上并向车架内侧中部方向伸展以施力于油茶树枝的若干激振杆。
所述落果接收装置包括并列设置在激振筛下方且由车架中部向车架侧面向下倾斜的若干收集板、横向设置在输送装置上方并与各收集板一一对应的若干连接杆、固定在车架上并通过各连接杆驱动各收集板相互伸展或收缩的伸缩机构以及安装在伸缩机构上并通过各连接杆驱动各收集板同步摆动的扭转机构;所述连接杆一端作为驱动端由伸缩机构和扭转机构进行驱动,另一端与对应收集板的下端固定连接;相邻两连接杆之间的最大伸展间距大于落果的最大直径,以保证掉落在收集板上的油茶果从相邻两连接杆之间顺利滚入输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38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