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底盘模拟路试的加载系统及试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3823.2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4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华;宋盈盈;徐佐;刘强;刘春海;尹志高;朱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4 | 分类号: | G01M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318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底盘 模拟 加载 系统 试验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汽车底盘悬架系统试验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底盘模拟路试的加载系统及试验设备,加载系统包括倾角调节组件、车重加载组件、转角调节组件、垂直载荷加载组件,可模拟施加汽车在实际道路行驶过程中底盘所受的各种载荷,保证了模拟试验结果与实车试车场检测的结果的一致性;试验设备还包括悬架组件、加速扭矩组件和转鼓组件,能够同时测试车轮及悬架等汽车底盘件的疲劳耐久性能,试验结果与试车场试验的结果一致性高,并具有通配性,可以安装并测试多种车型的车轮和悬架系统的疲劳耐久性能,缩短了整车的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底盘悬架系统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底盘模拟路试的加载系统及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整个汽车底盘的疲劳耐久性道路试验属于汽车开发的最终环节,通常是在专业试车场进行的,需要使用整车,试车人员工作疲劳强度大,周期很长,测试成本高,一旦出现零部件的失效,会造成严重的开发费用和进度损失,因此在进行整车路试试验之前,需要在试验室进行汽车底盘零部件级和系统级的可靠性验证。
为了验证车轮的疲劳耐久性能,一般在试验室采用径向疲劳、弯曲疲劳和模拟路试的双轴疲劳试验进行验证,但是这些台架试验只安装车轮,没有考虑悬架对车轮所受载荷的缓冲作用,试验结果会与实车结果有一定的偏差。为了验证汽车底盘系统的疲劳耐久性能,在试验室可以进行四分之一悬架系统、二分之一车辆或整个底盘的轴耦合道路模拟试验,但是试验不安装车轮,在轴头加载,无法考察车轮性能,并且试验对迭代评价、贴片测量、数据分析等要求较高,试验费用也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底盘模拟路试的加载系统及试验设备,可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可模拟施加汽车在实际道路行驶过程中底盘所受的各种载荷,同时测试车轮及悬架等汽车底盘件的疲劳耐久性能,试验结果与试车场试验的结果一致性高,并具有通配性,可以安装并测试多种车型的车轮和悬架系统的疲劳耐久性能,缩短了整车的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底盘模拟路试的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系统包括安装座、倾角调节组件、车重加载组件、转角调节组件、垂直载荷加载组件和适配板,所述倾角调节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车重加载组件设置在所述倾角调节组件上,所述转角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车重加载组件上,所述垂直载荷加载组件设置在所述转角调节组件上;所述适配板用于安装悬架组件及车轮,所述适配板竖直向下固定在所述转角调节组件上,所述垂直载荷加载组件作用于所述适配板的上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倾角调节组件包括倾角L臂固定主体、倾角转轴、倾角调节电控单元,所述倾角L臂固定主体活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可绕所述倾角转轴转动;所述倾角调节电控单元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倾角L臂固定主体,所述倾角调节电控单元可以带动所述倾角L臂固定主体绕所述倾角转轴转动;所述车重加载组件包括倾角L臂和倾角L臂垂直调节电控单元,所述倾角L臂固定主体的侧面设置竖直向下的第一导轨,所述倾角L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倾角L臂垂直调节电控单元设置于所述倾角L臂固定主体上,所述倾角L臂垂直调节电控单元能带动所述倾角L臂沿所述第一导轨上下移动;所述转角调节组件包括转角L臂、第一轴承和转角调节电控单元,所述转角L臂的水平部分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倾角L臂的水平部分与第一轴承的外圈连接,所述转角调节电控单元设置在所述转角L臂和所述倾角L臂之间,能够驱动所述转角L臂绕所述转角调节电控单元的转轴转动;所述垂直载荷加载组件包括垂直载荷液压作动器,所述垂直载荷液压作动器固定在所述转角L臂上,位于所述适配板的垂直上方,且与所述适配板相连接;所述适配板竖直向下固定在所述转角L臂的竖直部分的内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倾角调节电控单元为电动缸、气缸、液压缸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38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