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藻土自动定量填充萃取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3343.6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9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唐玉红;胡秀红;章宦胜;王宁;魏小春;张景武;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质量技术检测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15/20 | 分类号: | B01D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张业放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藻土 自动 定量 填充 萃取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硅藻土自动定量填充萃取装置及方法,其包括机架和输送带,还包括振动器、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重力传感器、用于盛放硅藻土的第一料斗和用于盛放试剂的第二料斗;当判断层析柱到达第一出料口的位置时,则控制第二电机旋转,使球阀处于导通状态,向层析柱内添加硅藻土;当判断层析柱内的硅藻土达到预设的高度后,将反应器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层析柱内,并用玻璃棒挤压试样待反应液吸附完全后,控制第三电机旋转带动定量分料阀旋转从而添加试剂;通过硅藻土自动定量填充萃取装置,能根据预设的硅藻土的质量自动定量向层析柱内填充硅藻土并进行后续萃取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填充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硅藻土自动定量填充萃取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硅藻土是一种生物成因的硅质沉积岩,它主要由古代硅藻和其他微体生物如放射虫、海绵等的硅质遗骸所组成,它具有独特的微孔结构,比表面积大、堆密度小、孔体积大、吸附能力强,工业上常用来作为保温材料、过滤材料、填料、研磨材料、水玻璃原料、脱色剂及硅藻土助滤剂、催化剂载体等;硅藻土由无定形的SiO2组成,并含有少量Fe2O3、CaO、MgO、Al2O3及有机杂质,具有无毒、不燃、防水、除臭除湿、隔音隔热等特点,在通过对原土的粉碎、分选、煅烧、气流分级、去杂等加工工序改变其粒度的分布状态及表面性质后,可用于开发新型环保室内装修装饰材料、改善居住环境。
皮革、纺织行业和检测等行业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将纺织品、皮革等试样经还原分解所得到样液中的偶氮染料可能诱发癌症,提出使用以硅藻土为填料的层析柱对其分解出的芳香胺进行净化和富集,去除反应液中的水分和杂质,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现性,避免出现错检漏检。由于现行国内外相关检测标准未对硅藻土参数进行描述,导致市售硅藻土层析柱指标与禁用偶氮染料检测回收率之间无相关性,彼此对硅藻土的选用也无法统一,因而对同一样品的测定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对某些不稳定的成分影响更甚。综合考虑回收率和检测成本等因素,现有偶氮萃取工序大多采用层析柱人工添装硅藻土摇匀,然后对反应器中的样液进行萃取,待水分和杂质被吸附去除后添加有机试剂进行萃取收集,进一步浓缩定容后进行仪器分析。但人工添加硅藻土可能由于估算质量误差、填料结实程度不一等造成回收率相差较大,进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装柱过程硅藻土颗粒可能进入呼吸道或眼睛造成身体不适,此外洗涤操作添加的有机试剂挥发还会危害实验人员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硅藻土自动定量填充萃取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
一种硅藻土自动定量填充萃取装置,其包括机架和输送带,还包括振动器、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重力传感器、集液瓶、层析柱、用于盛放硅藻土的第一料斗和用于盛放试剂的第二料斗。
所述第一料斗和所述第二料斗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料斗包括第一壳体、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连动杆、推片和球阀。
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电机、所述连动杆和所述推片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上方,所述连动杆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机,所述推片固定连接至所述连动杆的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底部贴合;所述第一电机用于带动所述连动杆旋转,从而带动所述推片旋转,用于推动硅藻土至所述第一出料口处;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并连接至所述球阀的控制端,所述球阀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电机用于控制所述球阀的启闭。
所述第二料斗包括第二壳体、第三电机和定量分料阀,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三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并连接至所述定量分料阀的控制端,所述定量分料阀的输入端连接至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三电机用于控制所述定量分料阀的启闭。
所述重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料斗的底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料斗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质量技术检测科学研究院,未经温州市质量技术检测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33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