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内存条连接金属模块出厂专项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3195.8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4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涛加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孙艳敏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内存条 连接 金属 模块 出厂 专项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内存条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内存条连接金属模块出厂专项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滑轨,滑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擦拭板,擦拭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气包,擦拭板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限位板,滑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轴,壳体的内部且位于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框架,框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联动架。复位弹簧受压收缩时会使导电块与通电板接触,两者接触通电将电流传递在检测板的表面,且此时内存条已插入壳体的内部,且由于联动架伸展的初始力是内存条向下移动的距离,故从而达到了跟随内存条尺寸改变而改变提高检测适用性并提高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存条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内存条连接金属模块出厂专项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是人们惯用的娱乐以及办公设备,其中较为重要的信息储存部件便是内存条,通俗的说内存条在电脑中的作用相当于一座桥梁,用以负责诸如硬盘、主板、显卡等硬件上的数据与处理器之间数据交换处理;且现有的内存条在被制作完成后需经过一系列的检测才能流入市场售卖。
在对现有的内存条进行出厂检测时,常需要将其放置在特定的装置中通电检测其功能,而由于其表面的检测部件为金属层,长时间与空气接触会形成氧化层,氧化层的形成则会导致内存条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一种计算机内存条连接金属模块出厂专项检测装置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检测内存条时避免氧化层对其造成影响、跟随内存条尺寸改变而改变提高检测适用性并提高安全性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内存条连接金属模块出厂专项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滑轨,滑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擦拭板,擦拭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气包,擦拭板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限位板,滑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轴,壳体的内部且位于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框架,框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联动架,联动架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卡杆,卡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转轴远离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件。
优选的,所述伸缩件包括扶持板、导电块、通电板,导电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扶持板,导电块远离扶持板的一侧与通电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件与转轴的连接处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联动架的表面且位于卡杆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储料板。
优选的,所述储料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弹性板,弹性板的弹力小于压缩弹簧的弹力。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检测板,检测板的背部与导电块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为分段式设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待检测的内存条插入壳体的内部,且当内存条插入时会与滑板接触,故滑板被推动在滑轨的表面向下滑动,滑板滑动时会与转轴,且同时也会施加在卡杆表面一定的力,卡杆的上端被施压时其会将压力传递在联动架的表面,后联动架受压而伸展,联动架伸展时会推动壳体的底部分离,即经转轴施加在复位弹簧表面一定的力,复位弹簧受压收缩时会使导电块与通电板接触,两者接触通电将电流传递在检测板的表面,且此时内存条已插入壳体的内部,且由于联动架伸展的初始力是内存条向下移动的距离,故从而达到了跟随内存条尺寸改变而改变提高检测适用性并提高安全性的效果。
2.通过内存条向下滑动而推动滑板向下移动,滑板移动时会与转轴啮合,两者啮合即转轴旋转,转轴旋转会带动擦拭板偏转,擦拭板偏转会与内存条的金属部件接触,且当擦拭板偏转的同时其会施加在限位板表面一定的力,即限位板会限制擦拭板的偏转,此外,当联动架被推动伸展时储料板会被施加,即其内部的干燥粉末被挤压喷出,故从而达到了检测内存条时避免氧化层对其造成影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壳体结构主视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涛加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涛加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31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