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安全的身份认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3030.0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5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吴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芯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2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宿迁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身份 认证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身份认证,尤其涉及一种身份认证系统。高安全的身份认证系统,它包括手部静脉特征采集和识别系统,公安部的电子身份证或网络身份证系统,手部静脉特征数据和公安部的数据一一对应后存储于区块链系统中;在认证过程中,以所述手部静脉特征识别系统获得的并验证的数据保证是本人活体,并通过公安部的预先采集存留的数据进行认证以确保权威和可靠。本发明不需要携带介质,验证信息源权威,数据存储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份认证,尤其涉及一种身份认证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身份认证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具有介质的身份证一来容易丢失,二来容易造假,不用对持有者来说比较麻烦,而且对验证者来说,验证成本颇高。
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推出了电子身份证(EID)和网络身份证,电子身份证将身份信息加载在一个芯片上,验证时和中央数据库存储的数据比对实现验证,这依然存在介质,需要个人随身携带,而且中央数据库的数据安全依然有隐患,如被黑客攻击,或者操作维护者盗取数据贩卖牟利,都影响着亿万国民隐私的安全,尽管公安部在推进EID和区块链融合,解决数据安全问题,但其依然需要一个芯片作为随身携带的介质。
而网络身份证要依赖每个人通讯设备才能使用,这种方式对不熟悉现代电子通讯设备操作的老年人不是十分友好;另外,由于手机的更新换代,人们每隔一段时间会更换手机,那么被更换的旧机上的数据若被人解读,仍然对个人隐私,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安全的身份认证系统。本发明不需要携带介质,验证信息源权威,数据存储安全可靠。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高安全的身份认证系统,它包括手部静脉特征采集和识别系统,公安部的电子身份证或网络身份证系统,手部静脉特征数据和公安部的数据一一对应后存储于区块链系统;在认证过程中,以所述手部静脉特征识别系统获得的并验证的数据保证是本人活体,并通过公安部的预先采集存留的数据进行认证以确保权威和可靠。
所述的高安全的身份认证系统,所述手部静脉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指部,掌心部或掌背部的静脉特征。
所述的高安全的身份认证系统,所述区块链系统是具有分布式存储的区块链系统。
本发明采集手部静脉特征,并和公安部的EID或者网络身份证绑定,采集来的手部静脉特征和公安部的数据全部使用分布式存储的区块链系统存储。无需使用者携带任何介质,没有丢失,被仿造的危险,验证信息源权威可靠,结果准确;数据存储也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本发明高安全的身份认证系统,它包括手部静脉特征采集和识别系统1,公安部的电子身份证或网络身份证系统2,手部静脉特征数据和公安部的数据一一对应后存储于区块链系统3中,在认证过程中,以所述手部静脉特征识别系统获得的并验证的数据保证是本人活体,并通过公安部的预先采集存留的数据进行认证以确保权威和可靠。
所述的高安全的身份认证系统,所述手部静脉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指部,掌心部或掌背部的静脉特征。
所述的高安全的身份认证系统,所述区块链系统是具有分布式存储的区块链系统。
本发明以手部静脉特征来保证私密性,以官方的验证信息源保证权威性,以带分布式存储的区块链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预先采集手部静脉特征,并和公安部的EID或网络身份证一一对应关联,并存储于云端,验证时,手部静脉特征采集和识别系统采集相关特征数据和分布式存储的区块链存储的数据进行比对证实是本人,通过后,利用对应的公安部的数据来验证真实身份,实现人证合一的验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芯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芯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30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