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数控液压直线冲孔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2906.X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2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梁瑞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瑞辉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B21D28/04;B21C5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运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1 | 代理人: | 刘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数控 液压 直线 冲孔 | ||
本发明涉及冲孔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数控液压直线冲孔机,包括机台和数控机,所述机台的顶面安装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方设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内安装有冲针,所述下模座内设有与冲针相匹配的凹模具,所述下模座包括固定模座和活动模座。本发明通过与设置上测量机构和下测量机构,分别对冲针与下模座的位置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的结果通过数控机控制微调机构对下模座或冲针的位置进行微调,以防止冲针和下模座上的凹模具错位,从而保证了冲孔的精确度,并且根据上测量机构的感应电流大小可对冲针的弯曲状况进行检测,当冲针弯曲损坏时可及时报警并停机检查,可避免机械进一步损坏同时也减少了不合格管材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孔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数控液压直线冲孔机。
背景技术
冲孔机是将原材料安装好后,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由冲孔模具作用在冲孔材料上完成冲孔。
数控液压冲孔机的冲针是受力最多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冲针可能会发生变形,另外由于冲孔过程会产生振动,因此导向座和底模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相对位置也可能发生变化,而上述的冲针变形以及底模的移位均会造成上下模不同心,从而导致冲孔的精确度下降。而现有的数控液压冲孔机在运行中不会进行冲针、模座的位置监测,往往只有在冲孔精确度检测后才能知道冲针或者模座存在问题,但是此时已有部分管材完成冲孔,这部分的管材冲孔精确度降低,可能无法使用,造成了管材的损耗。
另外,现有的模座一般都是固定成一体的形式,管材在冲孔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移动,而由于模座中供管材移动的通道与管材不断摩擦,往往会使得通道处的外壁受到磨损,通道不断扩大,长时间运行后对管材的挤压力不足,使得管材在冲孔时不稳定,从而影响了冲孔的精确度。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冲孔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数控液压直线冲孔机,具备实时监测冲针与模座位置以及冲针弯曲度以及提高减少管材移动过程中的摩擦的有点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冲针弯曲、模座移位导致的冲孔精确度降低以及管材移动导致的模座磨损、以及管材冲孔时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数控液压直线冲孔机,包括机台和数控机,所述机台的顶面安装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方设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内安装有冲针,所述下模座内设有与冲针相匹配的凹模具,所述下模座包括固定模座和活动模座,所述固定模座和活动模座之间设有滑动组件,所述活动模座和冲针内设有监测冲针位置的上测量机构,所述固定模座底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圆柱杆,所述圆柱杆上设有监测下模座位置的下测量机构,所述下模座和冲针上均安装有用于调整位置的微调机构。
优选的,所述上测量机构包括上测量线圈和上测量磁条,所述上测量线圈的数量为八个且均匀环绕活动模座的中心布置,所述上测量磁条固定于冲针的内部且与冲针同轴。
优选的,所述上测量磁条包括永久磁铁和滑动柱,相邻两个永久磁铁之间通过滑动柱滑动连接,所述冲针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上测量磁条固定在通孔内部,所述冲针选用导磁材料制作。
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轮、固定套筒、活动套筒和弹簧,所述固定套筒和活动套筒分别固定在固定模座的顶面和活动模座的底面上且活动套筒活动套接在固定套筒的内部,所述固定套筒和活动套筒的外壁上均套接有滑轮,所述弹簧连接在固定套筒和活动套筒之间。
优选的,所述下测量机构包括套壳、下测量线圈和下测量磁块,所述套壳固定安装在机台上,所述下测量线圈固定连接在套壳的内壁上,所述下测量磁块固定安装在圆柱杆的外壁上且与下测量线圈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微调机构包括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伺服电机,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套接在冲针、圆柱杆的外壁上,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与主动齿轮的中心轴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电性连接至数控机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瑞辉,未经梁瑞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29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