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接式颗粒吸热器及太阳能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2883.2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8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俞明锋;章晓敏;宓霄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高晟光热发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10/30 | 分类号: | F24S10/30;F24S10/95;F24S70/60;F24S80/20;F03G6/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区府路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接 颗粒 吸热 太阳能 发电 系统 | ||
1.一种外接式颗粒吸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颗粒换热器(3)和吸热管组(8);
所述颗粒换热器(3)内设有至少一个颗粒通道(6)和至少一个工质通道(4),且所述工质通道(4)与所述颗粒通道(6)传热接触;
所述吸热管组(8)内填充有相变工质,所述相变工质的蒸发温度高于所述颗粒换热器(3)内流通的颗粒的温度;
所述吸热管组(8)的输出端与所述工质通道(4)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吸热管组(8)的输入端与所述工质通道(4)的输出端连通;
工作状态下,所述相变工质在所述吸热管组(8)内吸收太阳能并转化为气态的相变工质,气态的相变工质流通至所述工质通道(4)内并将热量传递至所述颗粒通道(6)内的颗粒后,气态的相变工质转化为液态的相变工质流回所述吸热管组(8)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式颗粒吸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汇集部、第二汇集部;
所述第一汇集部设于所述颗粒换热器(3)的一端,所述第一汇集部的输入端与吸热管组(8)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一汇集部的输出端与所述工质通道(4)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汇集部设于所述颗粒换热器(3)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汇集部的输入端与所述工质通道(4)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二汇集部输出端与吸热管组(8)的输入端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接式颗粒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集部包括第一汇集箱(1)和至少一个气相工质连通管(2);
所述第一汇集箱(1)设于所述颗粒换热器(3)的上端;所述气相工质连通管(2)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汇集箱(1)的输出端和相对应的所述工质通道(4)的输入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接式颗粒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汇集部包括第二汇集箱(9)和至少一个液相工质连通管(12);
所述第二汇集箱(9)设于所述颗粒换热器(3)的下端;所述液相工质连通管(12)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汇集箱(9)的输入端和相对应的所述工质通道(4)的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式颗粒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通道(4)与所述颗粒通道(6)间隔设置;
各所述工质通道(4)之间设置有间隙;相邻的所述工质通道(4)配合所述颗粒换热器(3)的壳体形成所述颗粒通道(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接式颗粒吸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传热隔板,所述传热隔板设置于所述颗粒通道(6)内并与相邻的所述工质通道(4)相连,形成若干所述颗粒通道(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式颗粒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管组(8)包括若干吸热管,若干所述吸热管环设于所述颗粒换热器(3)外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式颗粒吸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部盖板(7)和底部盖板(10);所述顶部盖板(7)设于所述颗粒换热器(3)的顶部;所述底部盖板(10)设于所述颗粒换热器(3)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式颗粒吸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工质为汞及其合金或钠及其合金或钾及其合金或铯及其合金或硫及其化合物。
10.一种太阳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外接式颗粒吸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高晟光热发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高晟光热发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28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的漆包线收卷装置
- 下一篇:车间使用的上料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