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钴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正极及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2771.7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3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郭丰;乔齐齐;施泽涛;王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53/00 | 分类号: | C01G53/00;C01B35/12;H01M4/36;H01M4/505;H01M4/525;H01M4/62;H01M4/131;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文惠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钴高镍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钴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正极及锂离子电池。该无钴高镍正极材料包括:无钴高镍基体材料和包覆于无钴高镍基体材料的包覆层,无钴高镍基体材料的化学式为Lisubgt;m/subgt;Nisubgt;x/subgt;Mnsubgt;y/subgt;Osubgt;2/subgt;,其中,0.2≤m≤0.8,0.4≤x≤0.95,0.05≤y≤0.6,包覆层为TiBsubgt;z/subgt;Osubgt;1‑z/subgt;,0.2≤z≤0.8。通过包覆层TiBsubgt;z/subgt;Osubgt;1‑z/subgt;修饰得到的无钴高镍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酸性、耐磨性、高机械强度和优良的导电性,且将该无钴高镍正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时,极大地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高温循环性能、容量和首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钴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正极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动力电池市场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人们迫切需求一种成本低、高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和高安全性的正极材料。目前,市面上的正极材料LiCoO2和三元材料(NCM)均不能够同时满足以上条件,主要原因是钴元素的价格持续走高,同时钴也是一种非环境友好型元素。且NCM中充放电过程中Ni2+和Li+的混排造成其循环稳定性差,但值得注意的是,具有相同Ni含量的无钴高镍正极材料(NM)和NCM正极在0.1C时放电容量相当,与此同时,NM相对于NCM表现出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尽管钴元素的去除导致NM比NCM价格低,使得NM表现出强大的应用前景,但是NM在循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氧流失,从而造成严重的产气问题,进而使其循环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钴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正极及锂离子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钴高镍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钴高镍正极材料,该无钴高镍正极材料包括:无钴高镍基体材料和包覆于无钴高镍基体材料的包覆层,无钴高镍基体材料的化学式为LimNixMnyO2,其中,0.2≤m≤0.8,0.4≤x≤0.95,0.05≤y≤0.6,包覆层为TiBzO1-z,0.2≤z≤0.8。
进一步地,上述包覆层的质量为无钴高镍基体材料的0.2~0.5%。
进一步地,上述无钴高镍正极材料的D50为1~5μm,优选无钴高镍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为0.3~1.5m2/g。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无钴高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无钴高镍基体材料和包覆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步骤S2,将混合物进行煅烧,得到无钴高镍正极材料,包覆剂为TiBzO1-z固溶体颗粒。
进一步地,上述TiBzO1-z固溶体颗粒的D50为10~100nm。
进一步地,上述煅烧的温度为300~900℃,优选以3~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300~900℃,优选上述煅烧的时间为6~12h。
进一步地,上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包覆剂的制备过程,该制备过程包括:将钛源和硼源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法反应,得到TiBzO1-z固溶体颗粒;钛源为TiO2,硼源为TiB或H3BO3,优选钛源与硼源的摩尔比为0.5~1:1,优选高温固相反应法的反应温度为1000~1800℃,优选高温固相反应法反应的时间为12~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27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