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2049.3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9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乾坤;孙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5 | 分类号: | H01M10/0585;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叠片工艺。叠片工艺包括:S1、加热压合第一单元带料;S2、裁切第一单元带料,以形成第一单元片;S3、加热压合第二单元带料;S4、裁切第二单元带料,以形成第二单元片;S5、将一个第二单元片和至少一个第一单元片由下至上依次叠放,形成电芯;S7、压合电芯。本发明保证了加热效果,且降低了电芯中心与外侧的温度差,无需在压合电芯之前设置预热工序,减少了工序步骤,提高了电芯的生产效率,也降低了能源的消耗,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片工艺。
背景技术
叠片式锂电池在各个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叠片电芯的装配工艺一般由叠片,贴胶,预热,热压,预焊,主焊等工序组成。其中,预热工序的作用为将叠片完成的电芯进行加热,使电芯内外能够温度均一;热压工序的作用为通过大压力与加热的方式,将电芯电极与隔膜之间压合,有利于提升电芯性能。但是目前预热以及热压工序的时间较长,成为制约整个叠片电芯装配工艺效率的瓶颈,而且由于将整个电芯进行预热、热压,导致预热和热压的设备尺寸及占用空间增大,加大了厂房面积,且为了保证电芯的中心与外侧之间的温度相同,需要在热压之前设置预热设备,工序步骤较多,降低了电芯的生产效率,也增加了能源的消耗,提高了成本。
基于此,亟需一种叠片工艺用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片工艺,保证了加热效果,且降低了电芯中心与外侧的温度差,无需在压合电芯之前设置预热工序,减少了工序步骤,提高了电芯的生产效率,也降低了能源的消耗,降低了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叠片工艺,包括:
S1、加热压合第一单元带料;
S2、裁切所述第一单元带料,以形成第一单元片,所述第一单元片包括由上至下分布的第一隔膜片、第一极性片、第二隔膜片和第二极性片;
S3、加热压合第二单元带料;
S4、裁切所述第二单元带料,以形成第二单元片,所述第二单元片包括由上至下分布的第三隔膜片、第一极性片和第四隔膜片;
S5、将一个所述第二单元片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单元片由下至上依次叠放,形成电芯;
S6、压合所述电芯。
优选地,步骤S5中,所述第二单元片的下方设置有加热板。
优选地,步骤S1中:
S11、预压合叠放后的第一隔膜带料、所述第一极性片、第二隔膜带料和所述第二极性片,形成所述第一单元带料;
S12、加热预压合后的所述第一单元带料;
S13、压合加热后的所述第一单元带料。
优选地,步骤S13中,使用第一热压辊压合所述第一单元带料。
优选地,步骤S11之前,还包括:S10、电晕处理所述第一隔膜带料和所述第二隔膜带料。
优选地,步骤S3具体包括:
S31、预压合叠放后的第三隔膜带料、所述第一极性片和第四隔膜带料,形成所述第二单元带料;
S32、加热预压合后的所述第二单元带料;
S33、压合加热后的所述第二单元带料。
优选地,步骤S33中,使用第二热压辊压合所述第二单元带料。
优选地,步骤S31之前,还包括:S30、电晕处理所述第三隔膜带料和所述第四隔膜带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20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