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曲洛司坦及其杂质的分离检测方法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52043.6 | 申请日: | 2021-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4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武胜;樊娜;任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药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34;G01N30/7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462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曲洛司坦 及其 杂质 分离 检测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洛司坦及其杂质的分离检测方法及应用,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包括: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pH=2‑4的酸性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本发明提供的曲洛司坦及其杂质的分离检测方法,通过对流动相、色谱柱的优化设计,可准确、有效分离检测曲洛司坦中的有关物质,如杂质4α,5α‑环氧‑2‑氰基雄甾‑2‑烯‑3,17β‑二羟基‑17‑醋酸酯和4α,5α‑环氧‑2‑氰基雄甾‑2‑烯‑3‑羟基‑17‑酮等。本发明色谱柱易得,流动相体系相对简单,经过系统方法学验证,专属性强、灵敏度高,达到主峰及各杂质有效分离,可用于曲洛司坦原料药中两种杂质的分离检测,提高了曲洛司坦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曲洛司坦及其杂质的分离检测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曲洛司坦即4α,5α-环氧-2-氰基-雄甾-2-烯-3,17β-二醇,其能可逆性地抑制肾上腺皮质中的3β-羟基甾体脱氢酶和△5,4-异构酶,由此阻滞盐皮质激素及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合成,主要用于治疗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曲洛司坦合成过程的工艺杂质4α,5α-环氧-2-氰基雄甾-2-烯-3,17β-二羟基-17-醋酸酯(曲洛司坦杂质3),17β-羟基-4α,5α-环氧雄甾烷并[2,3-d]异噁唑-17-醋酸酯(曲洛司坦酯化物),17β-羟基-4α,5α-环氧雄甾烷并[2,3-d]异噁唑(曲洛司坦环氧物);曲洛司坦杂质3的降解杂质为4α,5α-环氧-2-氰基雄甾-2-烯-3-羟基-17-酮(曲洛司坦杂质5)。其中曲洛司坦杂质5与曲洛司坦极性相近,利用普通液相色谱洗脱体系进行检测,难以进行有效分离。鉴于其原料的质量控制直接影响到制剂终产品的质量。因此,为更好控制原料药及制剂的质量,对曲洛司坦的杂质研究尤为重要。目前曲洛司坦原料及以上两种杂质在国内外药典中均未收载,故本发明对曲洛司坦原料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洛司坦及其杂质的分离检测方法,以期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洛司坦及其杂质的分离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包括: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pH=2-4的酸性水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
进一步的,以流动相体积为100%计,梯度设置如下:
进一步的,以流动相体积为100%计,梯度设置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流动相A为0.05-0.15%磷酸水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流动相A为0.1%磷酸水溶液。
进一步的,所用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40-250nm。
进一步的,所用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46nm。
进一步的,所用流速为0.7-1.3mL/min。
进一步的,所用柱温为55-60℃。
进一步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包括:以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所用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42-248nm;所用柱温为56-60℃;所用流速为0.8-1.2mL/min;梯度设置如下:
进一步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包括:以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所用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46nm;所用柱温为60℃;所用流速为1.0mL/min;梯度设置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药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药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20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