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气压环境用OLED显示屏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51702.4 | 申请日: | 2021-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3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怀;周新平;黄德标;李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希恩凯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冯建华;刘曰莹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压 环境 oled 显示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气压环境用OLED显示屏,涉及OLED显示屏技术领域。包括显示屏和设置在显示屏背部的散热框,所述散热框的上设置有撑板,所述撑板上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水箱和水管,所述水箱安装在撑板上,所述水箱的底部固定有水管,所述撑板上设置有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活塞瓶,所述活塞瓶与活塞活塞连接,所述活塞的底部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孔,通过水箱对水管注水先对显示屏进行散热,当显示屏温度上升后,活塞瓶内部的二氧化气体受热膨胀推动隔板上的通孔移动至水管的下方,水从水管流入反应钵内,与硝酸铵反应吸收热量,达到快速给显示屏降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OLED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气压环境用O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OLED显示屏是利用有机电自发光二极管制成的显示屏。由于同时具备自发光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较简单等优异之特性,被认为是下一代的平面显示器新兴应用技术。中国OLED产业前景非常广阔,业内企业也正在努力积累发展经验,但国内产业链上游环节薄弱,行业的配套能力欠缺等因素为广大厂商制造了比较大的发展障碍。
现有的OLED显示屏在高气压环境下使用时,内部温度上升的会特别快,显示屏自身自带的散热很难满足显示屏的散热需求,在高气压且温度较高的工况下进行运作时,会对OLED显示屏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伤,极大程度上降低了OLED显示屏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气压环境用OLED显示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气压环境用OLED显示屏,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气压环境用OLED显示屏,包括显示屏和设置在显示屏背部的散热框,所述散热框的上设置有撑板,所述撑板上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水箱和水管,所述水箱安装在撑板上,所述水箱的底部固定有水管,所述撑板上设置有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活塞瓶,所述活塞瓶与活塞活塞连接,所述活塞的底部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撑板上设置有反应装置。
优选的,所述L型支架设置有四组,且四组L型支架均以散热框的中心点为原点呈中心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设置有四组,且四组控制组件均以散热框的中心点为原点呈中心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反应装置包括左插板,所述左插板贯穿撑板且与散热框的内壁固定,所述散热框的内壁固定有右插板,所述右插板贯穿撑板,所述右插板的左侧被放置板贯穿,且放置板的右侧滑动安装在右插板的内壁上,所述放置板的底部固定有弹簧A,所述弹簧A的底部固定在右插板的内壁上,所述放置板的顶部放置有反应钵。
优选的,所述散热框的顶部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散热框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右侧与散热框顶部矩形通孔的右侧铰接,所述盖板的底部设置有从动组件,所述从动组件包括弧形拉杆,所述弧形拉杆的顶部固定在盖板的底部上,所述弧形拉杆在远离盖板的一端与连接杆的顶部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与滑动板的顶部铰接,所述滑动板的右侧滑动安装在散热框的内壁上,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固定有弹簧B,所述弹簧B的底部固定在散热框的内壁上,所述滑动板的左侧固定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左侧位于圆筒上开设的弧形滑槽内,所述圆筒的顶部转动安装在L型支撑板的底部,所述L型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在散热框的内壁上,所述圆筒的底部与卷线轮相固定,所述卷线轮的底部转动安装在散热框的内壁上,所述卷线轮上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在卷线轮上,所述拉绳在远离卷线轮的一端通过导向轮与放置板的底部固定。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贯穿撑板且滑动板可以在撑板上进行滑动。
优选的,所述撑板上开设有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希恩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希恩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17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