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轴自动刹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1129.7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5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水;王菡珠;梁峰;唐魏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洋纺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7/18 | 分类号: | D04B2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朱晓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轴 自动 刹车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经轴自动刹车装置,支撑轴承座安装在机头、机尾长方块上用于支撑经轴,经轴上通过经轴抱箍固定安装有一至多个盘头,经轴的机头外端通过键连接以及紧固销安装有刹车盘,气动盘式制动器安装在刹车盘下方,气动盘式制动器通过气管与接头连接电磁气动控制装置与气泵由此实现制动器的灵活控制,经轴机尾外端安装有摩擦轮并通过刹车皮带与拉簧固定在长方块的弹簧钩上构成带轮拉簧式刹车,摩擦轮与刹车盘对称分布在经轴的两端,同时工作实现经轴制动,使用气动盘式刹车与拉簧刹车双侧布局同时制动,制动控制灵活,避免了送经与成圈启动与制动过程中纱线运动不协调,保证了经线张力的稳定,能够适配高转速性能的经编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编机盘头经轴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经轴自动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需求的提升,经编机速度的提升成为必然。其中送经机构的送经量也配合着主轴转速的提高而提高,对经编机送经量与经轴转速要求控制更加精确,相应的对盘头经轴的控制也要求更为严格。
当停车时,盘头经轴要与罗拉同时停下,用来保证经线的张力的稳定。但一根经轴上安装有多个盘头,经轴盘头随着行业发展越来越大,相应的转动惯量也再提升,要求经轴的刹车装置具有良好的响应时间与控制精度。
目前市场上的经编机盘头经轴的控制主要是摩擦带轮拉簧式刹车,盘头经轴在罗拉牵引的多根纱线的拉动下转动,刹车带连接在拉簧上,通过刹车带的摩擦力使盘头经轴制动。但在送经速度较高的情况下,拉簧式刹车不能精确控制经轴,经轴无法及时制动,从而出现纱线断纱、松丝的现象给生产带来困扰,影响设备性能,满足不了当前经编机的性能要求与市场需求。
专利号“CN106988005A”公开了一种在经轴端头上采用气缸制动的方式,,停车时,气缸收紧刹车带,瞬间控制了经轴和盘头的转动;正常开机时,气缸会工作,驱使刹车带反方向运动,主动给刹车盘一组力,解决了经编机经轴拉簧刹车式结构不能及时制动的问题。但是采用这种单侧刹车的布局,会导致送经与成圈启动与制动过程中纱线运动不协调,多容易发生纱线断丝或者松丝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轴自动刹车装置,使用气动盘式刹车与拉簧刹车双侧布局进行同步刹车,同时制动,停车时气动制动器夹紧刹车盘同时拉簧拉紧刹车皮带,二者同时作用,灵活控制刹车时的力度以及刹车时间,克服了盘头经轴大转动惯量的强大惯性,保证了经轴与盘头的运转与刹车的灵活性,能实现对经轴刹车的精准控制,解决了传统拉簧刹车结构不能精确制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经轴自动刹车装置,包括机尾长方块、机头长方块、经轴、支撑轴承座、带轮拉簧式刹车、气动盘式制动器,机尾长方块与机头长方块上方均设有用于连接经轴的支撑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轴通过左右两端各设有1个经轴抱箍来固定安装有至少1个盘头,经轴的机头的外端安装有刹车盘,刹车盘下方设有气动盘式制动器,气动盘式制动器通过管道经过制动装置连接气源装置,经轴的机尾的外端安装有带轮拉簧式刹车,所述气动盘式制动器与带轮拉簧式刹车对称安装与经轴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刹车盘通过2个紧圈夹持固定于经轴的机头,刹车盘的下端夹在气动盘式制动器的刹车片中间。
进一步地,所述带轮拉簧式刹车包括安装在经轴的机尾外端的摩擦轮,摩擦轮上缠绕有刹车皮带,刹车皮带的一端固定在机尾长方块上的弹簧钩上,另一端经过拉簧固定在机尾长方块上的弹簧钩上。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装置为电磁气动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气动控制装置包括电磁换向阀和空气过滤组合件,空气过滤组合件包括空气过滤器、调压阀、油雾器,气源装置与空气过滤器相连后连接油雾器与调压阀,调压阀经过电磁换向阀后连接气动盘式制动器。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盘式制动器采用立式碟刹,通过螺栓固定在机头长方块的侧面面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洋纺机有限公司,未经五洋纺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11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