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边坡复绿生态修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0672.5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2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何涛;张松涛;蒋恒德;王沛文;谢小忠;戴国栋;李世海;吴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东方风景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29/02;E02D5/74;A01C7/08;A01G13/02;A01G24/10;A01G24/20;A01G24/30;A01G17/06;A01G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任海奇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坡复绿 生态 修复 系统 | ||
1.一种边坡复绿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坡体、挡土墙、基质网、植被网、攀爬网、锚固装置和锚杆;
所述基质网通过多个锚固装置固定在坡体的表面;
通过高次团粒喷播机将土壤基质喷播在覆盖有所述基质网的所述坡体的表面形成基质层;
所述植被网通过多个锚杆固定在坡体的表面,并且所述植被网覆盖于所述基质层的上方;
通过高次团粒喷播机将含种子的高次团粒混合基质喷播在覆盖有所述植被网的所述基质层的表面形成植被层;
所述坡体的底部设置有内凹的安装槽,所述挡土墙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并且所述挡土墙的一侧紧靠所述坡体的底侧;
所述坡体的上部为水平坡,所述攀爬网通过多个锚杆设置在所述水平坡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复绿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网的各个金属丝的交叉节点处设置用于连接锚固装置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复绿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爬网包括基础网体和支撑网体;
所述支撑网体设置有多个并直立固定于所述基础网体上,并且,所述支撑网体设置为波浪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坡复绿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装置包括支撑底座、连接体及螺钉;所述支撑底座埋设在所述坡体的内部,所述连接体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连接体相连接,以将所述基质网固定于所述坡体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复绿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次团粒喷播机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机体上的储料罐、搅拌装置、出料管道、增压管道、气泵、软体喷管和喷头;
所述储料罐顶部设置有团粒进料管道,所述储料罐的侧壁设置有泥浆输送管道;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以及与搅拌电机输出轴连接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杆及所述搅拌叶位于所述储料罐内;
所述出料管道与所述储料罐连通,所述增压管道套设于所述出料管道的外侧,并且所述出料管道和所述增压管道的出口端同时与增压管接头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增压管接头的出口端通过软体喷管连接喷头;
所述气泵通过管道与所述增压管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坡复绿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管道的内径自出料管道的进口端至出口端递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坡复绿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设置有便于移动的轮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复绿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水主管道和多个分支管道,所述供水主管道设置在所述水平坡上,多个分支管道分别与所述供水主管道连通,多个所述分支管道自坡体上部至底部延伸;其中,所述植被网上设置多个用于连接所述分支管道的卡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复绿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层包括种植土、泥炭土和保水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边坡复绿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层包括种植土、种子、有机质及营养基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东方风景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东方风景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06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