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互式健康风险评价防雾霾口罩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0490.8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1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朱传勇;王娜娜;邱梦怡;李向阳;姜保东;曲昕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27/28;A41D31/12;A41D31/04;A62B23/02;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山东知圣律师事务所 37262 | 代理人: | 张露露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互式 健康 风险 评价 防雾霾 口罩 | ||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互式健康风险评价防雾霾口罩,包括:口罩外层上具有进气口,定位芯片、外层空气监测传感器和无线连接设备均设置在口罩外层中。ACF滤膜贴覆在口罩外层的内表面上,HEPA滤膜和活性炭滤芯夹在口罩外层和ACF滤膜之间的进气口处。内层空气监测传感器和呼气参数传感器均设置在口罩外层和ACF滤膜之间。无线连接设备中内置有数据处理器,定位芯片、外层空气监测传感器、内层空气监测传感器、呼气参数传感器均与数据处理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口罩外层和ACF滤膜之间的用于为各元件供电的供电装置。这种口罩具有空气质量数据实时监测的功能,能够评估佩戴者的空气污染暴露风险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交互式健康风险评价防雾霾口罩。
背景技术
本发明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随着空气污染的持续加剧以及雾霾天数的不断增多,口罩已经成为人们外出的必备产品。然而,本发明人发现:目前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棉纺织物口罩均存在过滤性能差,防护效果低;佩戴者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汽,水汽附着于口罩内层,易滋生细菌;佩戴后的口罩整体丢弃,虽然购买成本较低,但使用成本较高,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和材料浪费;口罩对空气污染物的吸附量达到饱和时,由于缺少交互提示,往往不能及时更换等问题。并且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政府也越来越重视人群的健康风险评估,但是由于无法获得不同人群暴露于不同城市功能区和不同时间段吸入污染物的质量浓度等可靠数据,导致相关工作进展缓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交互式健康风险评价防雾霾口罩,这种口罩不仅能够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而且拥有空气质量数据实时监测功能,能够有效评估佩戴者的空气污染暴露风险状况,通过与互联网连接,实现数据的交互可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交互式健康风险评价防雾霾口罩,包括:口罩外层、定位芯片、外层空气监测传感器、无线连接设备、ACF滤膜、HEPA滤膜、活性炭滤芯、内层空气监测传感器、呼气参数传感器和耳绳,其中:所述口罩外层上具有进气口,所述定位芯片、外层空气监测传感器和无线连接设备均设置在口罩外层中。所述ACF滤膜贴覆在口罩外层的内表面上,所述HEPA滤膜和活性炭滤芯夹在口罩外层和ACF滤膜之间的进气口处。所述内层空气监测传感器和呼气参数传感器均设置在口罩外层和ACF滤膜之间且连接在ACF滤膜上。所述口罩外层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所述耳绳,以便于将本发明的这种口罩佩戴在脸上。所述无线连接设备中内置有数据处理器,所述定位芯片、外层空气监测传感器、内层空气监测传感器、呼气参数传感器均与数据处理器连接,以便于对各元件监测到的数据进行汇编、分析和处理等,并由无线连接设备传输至显示终端。还包括设置在口罩外层和ACF滤膜之间的用于为各元件供电的供电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口罩外层上的呼吸阀,呼吸阀在湿热或通风较差或体力劳动量较大的工作环境,使用具有呼吸阀的口罩可帮助佩戴者在呼气时更感通畅和舒适。
进一步地,所述耳绳上还连接有柔性垫,以便于提高佩戴的舒适度。可选地,所述柔性垫包括硅胶垫、海绵垫等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口罩外层的材质为液体硅胶,其可与皮肤贴合更紧密,提高佩戴者的感知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空气监测传感器和内层空气监测传感器均为PM2.5监测传感器,以便于监测气体的空气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HEPA滤膜是由细小的有机纤维交织而成,具有吸附容量大,净化效率高等特点,并具备良好的吸水性。
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滤芯由椰壳、秸秆、坚果壳等吸附性能较好的生物质原料制成,可吸附PM及SO2、NOX等有害气体,当活性炭滤芯的吸附量达到饱和时,可再生并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04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