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速拉伸机构的胶辊调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0468.3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0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邵雳;杨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16 | 分类号: | B21C1/16;B21C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曹芸丽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伸 机构 调整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差速拉伸机构的胶辊调整结构,用以调整与差速辊配合的胶辊。该胶辊调整结构包括移位单元、胶辊基础体和微调单元。其中,移位单元设于差速拉伸机构的机体上,并具有被操控而可动作的导向驱动部;胶辊基础体设在机体上,并可被导向驱动部驱动,而于机体上滑动,胶辊则通过胶辊座高度可调地安装于胶辊基础体上。微调单元设于胶辊座和胶辊的辊轴之间,并被配置为可构成对胶辊相对胶辊座前后位置的调整。本发明的差速拉伸机构的胶辊调整结构,通过多个调整部件的合理配置,对胶辊的水平位置、高度和前后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很好地实现了对胶辊的多个方向和位置的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辊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差速拉伸机构的胶辊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辊压机设备中,多级拉伸机构主要用来替代普通的拉伸机构,解决电池极片的极带褶皱、断带问题, 尤其是针对极薄的箔材型极片(例如,Al箔的厚度≤8μm),效果更加明显。在辊压机设备中,一般设有主驱辊、摆辊、张力辊、两级(组)或者三级(组)的差速拉伸机构、以及若干用于极带转向的过辊;其中,每级(组)差速拉伸机构包含若干套相互配合以夹持极带的差速辊和胶辊,由于相邻两级差速拉伸机构中的差速辊转速不同,极带行进前方的差速辊转速更快,从而形成对极带的拉伸。
在设备运转过程中,针对极带进入位置、厚度等的不同情况,胶辊的水平位置、高度需要相应调整,而且需要保证胶辊具有精确的角度姿态,以与差速辊很好的配合,形成对极带的夹持,以防止对极带偏压而造成极带的变形受损。
由于空间的限制,现有的差速拉伸机构采用人工拨动调整的方式,而胶辊自身的调整则采用简单的顶丝,操作非常不便。多级拉伸本身的难点在于机构的调试上,其主要包括张力的调整、组之间差速机构的速度差以及位置调整、组内胶辊的位置调整等,且每一个细微的调整将会直接影响到辊压后极片的褶皱效果和断带率。
目前多级拉伸机构,大多采用燕尾槽滑轨模式配合顶丝等调整胶辊的位置,存在较大的误差,重复性差,会大大增加调试的工作量,并导致极带拉伸效果的不稳定。 而且,胶辊自身的安装方法对检修的考虑不足,采用下方预留检修口的方式,采用简单的顶丝机构微调胶辊位置,检修拆解和调整都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差速拉伸机构的胶辊调整结构,以实现对差速拉伸机构中胶辊的多方位调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差速拉伸机构的胶辊调整结构,用以调整与差速辊配合的胶辊,该胶辊调整结构包括:
移位单元,设于所述差速拉伸机构的机体上,并具有被操控而可动作的导向驱动部;
胶辊基础体,设于所述机体上,并可被所述导向驱动部驱动而于所述机体上滑动,所述胶辊经胶辊座高度可调地安装于所述胶辊基础体上;
微调单元,设于所述胶辊座和所述胶辊的辊轴之间,并被配置为可构成对所述胶辊相对所述胶辊座前后位置的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胶辊基础体上设有调整部,所述调整部的一端顶推于所述胶辊座上,且调整部因被操纵而自身高度可变,以构成所述胶辊高度的调整。
进一步的,于所述胶辊座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调整部。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部包括固设于胶辊基础体上的支架,以及螺接于所述支架上的顶丝,所述顶丝顶推于所述胶辊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胶辊座的一侧具有胶辊检修口。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驱动部包括丝杠,所述胶辊基础体螺接套设于所述丝杠上。
进一步的,所述移位单元具有用以驱动所述丝杠旋转的手轮,且所述手轮的转动轴线垂直所述丝杠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04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