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预测或诊断结直肠癌/结直肠癌风险的基因标志物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0324.8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0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承刚;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泱深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G01N33/574;G06K9/62;G16H5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科苑纬***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预测 诊断 直肠癌 风险 基因 标志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预测或诊断结直肠癌/结直肠癌风险的基因标志物,具体公开了相比肠道息肉,基因标志物ZNF77、TIGD5或NDUFS8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上调。同时公开了ZNF771、TIGD5或NDUFS8用于检测时AUC值分别为0.949、0.953和0.956,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说明ZNF771、TIGD5或NDUFS8可作为基因标志物应用于结直肠癌的诊断或预测肠道息肉向结直肠癌发展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用于预测或诊断结直肠癌/结直肠癌风险的基因标志物。
背景技术
肠道息肉是指肠腔内黏膜表面的隆起病变,大多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肠道息肉的危险因素包括饮食因素、炎症刺激、不良生活行为习惯以及遗传因素等。部分肠道息肉在危险因素的长期刺激下有一定的癌变倾向。腺瘤性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特别是大于2cm的腺瘤性息肉发生癌变的几率很高;其它息肉,一般认为癌变几率很小。从良性的肠道息肉发展到恶性的结直肠癌是一个多因素影响、多步骤发生的过程。大约85%的结直肠癌被认为是从传统的腺瘤演变而来,在其发生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经历正常黏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的过程,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这就为结直肠癌的预防提供了极有利的机会,如果能够在息肉腺瘤阶段就进行干预,就能有效防止结直肠癌的发生。
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标志物被发现,以进行癌症的诊断和预测。研究表明应用不同生物标志物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提供了早期诊断和预后方向,研究与肠道息肉和结直肠癌相关的基因标志物,对于实现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预测肠道息肉向结直肠癌发展的风险,进而实现早干预早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向。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区分肠道息肉和结直肠癌或诊断早期结直肠癌的基因标志物,使用该基因标志物,可以评估受试者是否患有结直肠癌或者存在发展结直肠癌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基因标志物在制备用于区分肠道息肉和结直肠癌/诊断早期结直肠癌/预测肠道息肉发展为结直肠癌的风险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基因标志物选自ZNF771、TIGD5或NDUFS8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相比肠道息肉患者,ZNF771、TIGD5或NDUFS8在结直肠癌患者中表达上调在结直肠癌患者中表达上调。
进一步,所述产品包括检测样本中ZNF771、TIGD5和/或NDUFS8表达水平的试剂,其中,所述样本包括细胞、组织、脏器、体液(血液、淋巴液等)、消化液、咳痰、肺胞支气管清洗液、尿、粪便等。优选的,所述样本为组织、血液。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样本为组织。
进一步,所述试剂包括通过测序技术、核酸杂交技术、核酸扩增技术、蛋白免疫技术检测基因标志物水平的试剂。
进一步,核酸杂交技术包括原位杂交、微阵列、Southern印记、Northern印迹技术。
进一步,核酸杂交技术选自原位杂交、微阵列技术。
进一步,核酸扩增技术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转录介导的扩增、连接酶链式反应、链置换扩增。
进一步,核酸扩增技术选自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进一步,所述蛋白免疫技术包括夹心免疫测定、放射免疫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测定、酶免疫测定、荧光免疫测定、蛋白质印迹、免疫沉淀、基于颗粒的免疫测定技术。
进一步,所述基于颗粒的免疫测定技术包括金颗粒免疫测定、银颗粒免疫测定、乳胶颗粒免疫测定、磁性颗粒或量子点免疫测定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泱深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泱深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03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