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南亚热带树种构建的大叶面积立体群落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0251.2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9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卢焕萍;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生态气象中心(珠江三角洲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智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9 | 代理人: | 朱双 |
地址: | 51050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南亚 热带 树种 构建 叶面积 立体 群落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南亚热带树种构建的大叶面积立体群落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应用南亚热带优势阔叶树种,在空间上建立具有多个层次的植物群落,落在每个层次的植物冠层属于在相同高度尺寸上具有大叶面积特性的植物种类;用该方法在空间上构建的植物群落具有总叶面积大的特征,在城市道路中可起到更好的空气过滤屏障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南亚热带树种构建的大叶面积立体群落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污染是当今城市面临的一大环境问题(Sawidis et al 2012.)。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随着工业排放、石化燃料燃烧、交通运输等途径排入大气,致使城市空气质量日益恶化(Seaton et al.1995;Mayer 1999)。
城市绿化植物在空气净化中作用巨大。植物的空气净化功能主要通过植物叶片发挥作用(Prusty et al.2005;Sharma and Roy 1997)。植物通过冠层拦截、叶面吸附等一系列过程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清除(Freer-Smith et al.2004;Lovett and Lindberg1992;Wedding et al.1975)。因而通过增大城市植物群落的叶片面积以增加叶片和空气污染物的接触,可有效增加植物群落的空气净化的能力。
目前城市绿化树种主要是根据树种的适应性、多样性、可观赏性等原则来选择,未充分考虑到树木叶片净化空气这一重要的生态功能。在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中,考虑不同物种在相同高度大小的情况下总叶面积的差异,在立体空间上构建总叶面积较大的树种的组合将非常有利于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南亚热带树种构建的大叶面积立体群落及其构建方法。
为提高城市绿地的空气净化能力,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南亚热带树种构建的大叶面积立体群落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应用南亚热带优势阔叶树种,在空间上建立具有多个层次的植物群落,落在每个层次的植物冠层属于在相同高度尺寸上具有大叶面积特性的植物种类。用该方法在空间上构建的植物群落具有总叶面积大的特征,在城市道路中可起到更好的空气过滤屏障的作用。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南亚热带树种构建的大叶面积立体群落,包括灌木层、低层乔木层、中层乔木层和高层乔木层;所述的灌木层为山乌桕、天料木、锯叶竹节树、黑柃和三桠苦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的低层乔木层为南酸枣、二色波罗蜜、黄樟、天料木和三桠苦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的中层乔木层为黄樟、南酸枣、天料木、二色波罗蜜和茸荚红豆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的高层乔木层为黄樟、南酸枣、竹叶青冈、华润楠和二色波罗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所述的灌木层为山乌桕,所述的低层乔木层为南酸枣,所述的中层乔木层为黄樟,所述的高层乔木层为黄樟。
优选,所述的灌木层为山乌桕,所述的低层乔木层为二色波罗蜜,所述的中层乔木层为南酸枣,所述的高层乔木层为黄樟。
优选,所述的灌木层的高度范围为:株高H<2m,所述的低层乔木层的高度范围为:2m≤株高H<5m,所述的中层乔木层的高度范围为:5m≤株高H<10m,所述的高层乔木层的高度范围为:株高H≥10m。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南亚热带树种构建大叶面积立体群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筛选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测量获得目标树种单位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叶面积LAB;
b.将筛选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分成四个高度层:灌木层组、低层乔木组、中层乔木组和高层乔木组;根据Chave等(2005)的方法计算湿润森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公式为AGB=0.0509×ρH D2,其中ρ为木材密度、H为株高、D为树木胸径,计算得到对应高度层、目标树种的地上部分生物量AG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生态气象中心(珠江三角洲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生态气象中心(珠江三角洲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0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刀口止血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穿戴式智能健康监测装置和电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