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刀口止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0244.2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1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肖瑶;李嘉荣;周吉祥;陈秀文;刘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4 | 代理人: | 曾芳琴 |
地址: | 41000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口 止血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刀口止血装置,包括贴合层、敷料层、调节片、挤压块和调节组件;所述贴合层的中部开设有嵌入孔;所述敷料层的边缘贴合连接于所述贴合层,且所述敷料层罩设于所述嵌入孔;所述调节片设置于所述贴合层的远离所述敷料层的一侧;所述调节片罩设于所述嵌入孔;本发明提出的刀口止血装置,在使用时能够调节对患者刀口处的压迫强度;将贴合层贴合于患者刀口处,使得敷料层与刀口接触,然后通过驱动部件,驱动丝杆转动,从而拉动连接带,从而调节调节片和贴合层之间的距离,故可通过调节片和挤压块调节对敷料层的压力,从而调节对于患者刀口处的压迫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止血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刀口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进行外科手术后,由于患者的伤口愈合较慢,易出现出血的状况,不便于患者手术后刀口的愈合;目前,多采用止血绑带将患者的刀口处束紧。
但现有的止血绑带的结构单一,且不能调节绑带对患者刀口处的压迫强度,医护人员只能根据工作经验来判断患者复合伤口的止血压迫力度,当止血压迫力度较大时,容易对患者的刀口造成二次伤害,造成患者的不适,严重时还会造成患者刀口局部组织的坏死;当止血压迫力度较小时,又达不到止血效果,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刀口止血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止血绑带不能调节绑带对患者刀口处的压迫强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刀口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贴合层、敷料层、调节片、挤压块和调节组件;
所述贴合层的中部开设有嵌入孔;所述敷料层的边缘贴合连接于所述贴合层,且所述敷料层罩设于所述嵌入孔;所述调节片设置于所述贴合层的远离所述敷料层的一侧;所述调节片罩设于所述嵌入孔;
所述挤压块活动嵌设于所述嵌入孔;所述挤压块的一侧与所述调节片连接;所述挤压块的另一侧与所述敷料层抵接;
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调节盒、丝杆、丝杆螺母、连接带和驱动部件;所述嵌入孔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所述调节片的一侧铰接于所述贴合层的靠近所述第一边沿处;所述调节片的另一侧向所述第二边沿延伸并跨越所述嵌入孔;所述调节片的另一侧连接有所述连接带;
所述贴合层的靠近所述第二边沿处开设有嵌入槽;所述调节盒固定于所述嵌入槽;所述调节盒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调节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贴合连接于所述嵌入槽的内底壁;
所述丝杆转动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丝杆螺母配合拧设于所述丝杆;所述丝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调节片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贴合层的靠近所述第二边沿处开设有导向孔;所述调节盒的靠近所述第二边沿的侧壁开设有贯通孔;所述导向孔和所述贯通孔连通;所述连接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调节片;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活动穿设于所述导向孔和所述贯通孔,并伸入所述调节盒中连接于所述丝杆螺母;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蜗杆、蜗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杆和转动柄;
所述蜗杆同轴连接于所述丝杆的远离所述调节片的一端;所述蜗轮和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连接;且所述蜗轮和所述第一齿轮均转动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面平行于所述第一壁;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转动杆转动设置于所述内腔,并伸出于所述第二壁;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所述内腔,并与所述转动杆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转动柄连接于所述转动杆的伸出于所述第二壁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且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位于所述丝杆螺母的远离所述调节片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02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