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切酶III驱动的三维DNA纳米机器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9967.0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6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阳;刘萌;徐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23 | 分类号: | C12Q1/6823;C12Q1/37;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孙维傲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切 iii 驱动 三维 dna 纳米 机器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外切酶III驱动的三维DNA纳米机器在制备半胱天冬酶抑制剂筛选的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
所述外切酶III驱动的三维DNA纳米机器,其包括信号探针@纳米金结构和检测探针;信号探针中包含信号探针序列和荧光分子,检测探针中包含半胱天冬酶的识别位点和DNA触发链,DNA触发链与信号探针序列互补;信号探针@纳米金结构由信号探针与纳米金溶液混合得到,信号探针通过Au-S键连接在纳米金上;检测探针可组装在由链霉亲和素包覆的磁珠上构成探针-磁珠结构;
检测探针在半胱天冬酶存在下裂解释放出包含DNA触发链的结构,该结构中的DNA触发链与信号探针杂交形成双链DNA,双链DNA可被外切酶III识别并消化,释放出信号探针中的荧光分子,DNA触发链随即恢复单链并继续与其他信号探针杂交,以此实现外切酶III对纳米金表面信号探针的循环切割,从而循环释放出荧光分子;
所述半胱天冬酶为半胱天冬酶-8和半胱天冬酶-9;
所述信号探针包括信号探针1和信号探针2,所述检测探针包含检测探针1和检测探针2;
其中,检测探针1中包含半胱天冬酶-8的识别位点Ile-Glu-Thr-Asp和DNA触发链1,检测探针2中包含半胱天冬酶-9的识别位点Leu-Glu-His-Asp和DNA触发链2;
DNA触发链1与信号探针1序列互补,DNA触发链2与信号探针2序列互补;DNA触发链1和DNA触发链2的3’末端包含免于被外切酶III消化的保护序列区;
所述荧光分子为Cy5分子和Texas Red分子,其分别被包含在信号探针1和信号探针2上;
所述检测探针1的结构为:生物素-(COOH)-Lys-Ser-His-Ser-His-Gly-Asp-Thr-Glu-Ile-Cys-(NH2)-TTT TTC ACT TGA GGC TAA CAC TTT TT,其中,多肽部分蛋白质序列为(氨基端至羧基端):Cys-Ile-Glu-Thr-Asp-Gly-His-Ser-His-Ser-Lys-生物素(SEQ ID No.1),DNA部分核酸序列为(5’-3’):TTT TTC ACT TGA GGC TAA CAC TTT TT(SEQ ID No. 2);检测探针2的结构为:生物素-(COOH)-Lys-Arg-Gly-Arg-Gly-Gly-Asp-His-Glu-Leu-Cys-(NH2)-TTT TTC ACA ATC GGA CTA TCG TTT TT,其中,多肽部分蛋白质序列为(氨基端至羧基端):Cys-Leu-Glu-His-Asp-Gly-Gly-Arg-Gly-Arg-Lys-生物素(SEQ ID No. 3),DNA部分核酸序列为(5’-3’):TTT TTC ACA ATC GGA CTA TCG TTT TT(SEQ ID No. 4);
所述信号探针1的序列为(5’-3’):SH-TTT TTT TTT TGT GTT AGC CTC AAG TG-Cy5(SEQ ID No. 9);信号探针2的序列为(5’-3’):SH-TTT TTT TTT TCG ATA GTC CGA TTGTG-Texas Red(SEQ ID No. 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99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