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式智能心电监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9844.7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0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高益东;余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景新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256 | 分类号: | A61B5/256;A61B5/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勤知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9 | 代理人: | 何兵;吕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智能 监护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智能心电监护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心电监护系统存在无法通过无线传输心电数据以及查看心图和对应心图的分析结果,导致使用者使用不便的问题,包括:心电采集端,用于采集使用者的心电信息并将心电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用于将心电信息分配至心电处理端,接收心电处理端反馈的心电图组并将其发送至使用者对应的智能终端,接收使用者对应的智能终端反馈的心电分析指令并执行,本发明通过医生进行查看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通过服务器传输到使用者的智能终端,从而使得不了解心电图的使用者查看心电图的结果;通过加密模块对心电图组进行加密存储,提高心电信息存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电监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穿戴式智能心电监护系统。
背景技术
心电监护是监测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手段。普通心电图只能简单观察描记心电图当时短暂的心电活动情况。而心电监护则是通过显示屏连续观察监测心脏电活动情况的一种是无创的监测方法,可适时观察病情,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心电活动指标,并指导实时处理,因此对于有心电活动异常的患者,如急性心肌梗塞,各种心律失常等有重要使用价。
现有的心电监护系统存在无法通过无线传输心电数据以及查看心图和对应心图的分析结果,导致使用者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心电监护系统存在无法通过无线传输心电数据以及查看心图和对应心图的分析结果,导致使用者使用不便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可穿戴式智能心电监护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穿戴式智能心电监护系统,包括:
心电采集端,用于采集使用者的心电信息并将心电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心电信息包括使用者的心电数据和位置数据;
服务器,用于将心电信息分配至心电处理端,接收心电处理端反馈的心电图组并将其发送至使用者对应的智能终端,接收使用者对应的智能终端反馈的心电分析指令并执行,其中,心电分析指令用于触发服务器将心电图组发送至选中医生的手机终端,并接收选中医生通过手机终端反馈的心电图组对应的分析结果以及将分析结果发送至使用者对应的智能终端。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将心电信息分配至心电处理端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获取服务器内注册的心电监护仪将其标记为第一心电仪,将第一心电仪的位置与心电采集端的位置进行距离差计算得到处理间距,将处理间距小于设定间距阈值的第一心电仪标记为第二心电仪;
步骤二:获取第二心电仪的状态,将状态为空闲的第二心电仪标记为第三心电仪,将第三心电仪的处理间距标记为XG1;
步骤三:设定所有心电监护仪型号均对应一个预设型号值,将第三心电仪的型号与所有心电监护仪的型号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的预设型号值并标记为XG2;
步骤四:获取第三心电仪的心电效值并标记为XG3;再将第三心电仪的处理间距、预设型号值和心电效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取其数值;
步骤五:利用公式得到第三心电仪的图处值XGQ;其中,b1、b2、b3均为预设比例系数,λ为误差修正因子,取值为0.87;
步骤六:将图处值最大的第三心电仪标记为心电处理端,服务器将心电信息发送至心电处理端,心电处理端接收到心电信息后,对心电信息进行处理生成心电图进行显示,同时依照顺序进行屏幕截屏得到若干个心电图图片,将若干个心电图图片标记为心电图组并将其发馈至服务器,同时心电处理端的处理总次数增加一次。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内还包括数据分析单元,数据分析单元用于采集服务器将心电信息发送至心电处理端的发送时刻以及心电处理端将心电图组发馈至服务器的反馈时刻并对其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步骤为:
S1:将反馈时刻与发送时刻进行时间差计算得到处理时长并标记为M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景新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景新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98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