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样方法、装置、检测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9440.8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8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先成;徐岩;汪明月;邱亮;王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唐彩琴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观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样 方法 装置 检测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取样方法、装置、检测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控制吸液针从初始位置垂直向容器瓶内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探测传感器采集的第一探测信号判断吸液针的针尖是否接触到液面;当吸液针的针尖接触到液面时,计算吸液针的针尖当前所处位置与容器瓶的内瓶底间的高度差;当高度差小于判断阈值时,确定容器瓶内液体余量不足,并生成提示信息;判断阈值大于吸液针的针尖与针孔间的垂直距离;当高度差大于或等于判断阈值时,控制吸液针进行取样。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取样方法、装置、检测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检测设备通过使用吸液针吸取液体进行取样。检测设备在进行取样前,需要判断容器瓶内是否有足量的液体。传统方法中,在吸液针向容器瓶内移动的过程中,检测设备通过探测信号判断吸液针的针尖是否接触到液面,当针尖接触到液面时,即确定容器瓶内有足量的液体,吸液针可以吸取到液体。但是,由于侧方位开口的吸液针的针孔与针尖之间具有一段距离,在实际吸液过程中,针孔可能在液面上部,出现空吸或者吸液量不足的现象,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取样方法、装置、检测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取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吸液针从初始位置垂直向容器瓶内移动;
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探测传感器采集的第一探测信号判断所述吸液针的针尖是否接触到液面;
当所述吸液针的针尖接触到液面时,计算所述吸液针的针尖当前所处位置与所述容器瓶的内瓶底间的高度差;
当所述高度差小于判断阈值时,确定所述容器瓶内液体余量不足,并生成提示信息;所述判断阈值大于所述吸液针的针尖与针孔间的垂直距离;
当所述高度差大于或等于所述判断阈值时,控制所述吸液针进行取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吸液针每次进行取样的单次取样量、预设冗余取样次数以及容器瓶底面积;
将所述单次取样量、所述预设冗余取样次数以及所述容器瓶底面积输入阈值计算函数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判断阈值;
其中,所述阈值计算函数为:H为所述判断阈值,V0为所述单次取样量,N为所述预设冗余取样次数,S为所述容器瓶底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所述吸液针的针尖当前所处位置与所述容器瓶的内瓶底间的高度差包括:
获取所述吸液针从所述初始位置移动至针尖当前所处位置的移动距离;
根据所述初始位置与所述容器瓶的内瓶底间的高度差,以及所述移动距离计算得到所述高度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初始位置是与所述容器瓶的瓶口齐平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初始位置在所述容器瓶的瓶口上方;所述计算所述吸液针的针尖当前所处位置与所述容器瓶的内瓶底间的高度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吸液针从所述初始位置移动至针尖当前所处位置的移动距离是否大于高度阈值;所述高度阈值为所述初始位置与预设目标位置的差值;
若是,则执行所述计算所述吸液针的针尖当前所处位置与所述容器瓶的内瓶底间的高度差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94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