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能增效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8628.0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5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婧;王俊芳;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久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2/00;F24F13/22;F24F11/89;F24F11/64;F24F11/70 |
代理公司: | 苏州隆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6 | 代理人: | 周子轶 |
地址: | 215008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增效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空气能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能设备本体、升温单元和降温单元,所述空气能设备本体具有制热状态和制冷状态,所述升温单元作用于处于制热状态下的所述空气能设备本体,所述降温单元作用于处于制冷状态下的所述空气能设备本体;
所述空气能设备本体包括位于室外的第一本体、位于室内且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的第二本体;
所述升温单元包括所述第一本体的换热器、与所述换热器连通并作用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表冷器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能够将所述换热器产生的热水部分引流至所述第一表冷器;
所述降温单元包括储液件、喷雾件以及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能够将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表冷器产生的冷凝水引流至所述储液件,所述喷雾件能够将储液件内的冷凝水雾化后作用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表冷器上;
所述储液件对接所述第二表冷器的第二连接管上还设置有树脂软化件和盐块软化件,所述盐块软化件内的颗粒盐块能够被输送至所述树脂软化件内,以对位于所述树脂软化件内的冷凝水软化,所述树脂软化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过滤件连通,以对软化后的冷凝水进行输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能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件包括储液箱、位于所述储液箱内且用于监测水位的第一水位计和第二水位计,所述喷雾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水位计的反馈信息后自动停止工作,所述喷雾件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水位计反馈信息后自动开始工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能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件包括与所述储液件连通的喷雾泵,该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表冷器对应设置的雾化器,所述喷雾泵与所述雾化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以将呈雾状的冷凝水喷淋在所述第一表冷器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能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换热器信号连接的控制阀,所述雾化器能够在所述控制阀处于工作状态时将呈雾状的热水喷淋在所述第一表冷器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能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处于工作状态时所需条件包括该系统压力不小于0.2mpa,或者该热水的温度不小于4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能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输入部的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包括目数在50-100之间的过滤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能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表冷器对应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喷雾件和电磁阀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
8.一种空气能增效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增效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增效方法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工作方式和第二工作方式,
当该增效方法处于第一工作方式时,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对空气能的转换能够对预设系统内提供不间断热源输出;
将上述热源引出部分用于升温工序,以能够调节系统的温度范围处于预设值内;
当该增效方法处于第二工作方式时,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对空气能的转换能够对预设系统内提供不间断冷源输出;
对上述液化后的部分冷源进行收集,其中对于收集后的部分冷源进行软化,并将软化后的所述部分冷源雾化后用于降温工序,以能够调节系统的温度范围处于预设值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能增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对上述液化后的部分冷源进行收集”中,包括对收集的部分冷源容量进行检测,当高于预设范围时自动触发降温工序,当位于预设范围内时可根据需求对应触发降温工序,当低于预设范围时自动关闭降温工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能增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对上述液化后的部分冷源进行收集”中,包括对部分冷源中的颗粒状杂质进行过滤,该过滤工序位于软化工步的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久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久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86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