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显示屏抛光用抛光粉喷洒装置及其实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8366.8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2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加海;谭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7/04 | 分类号: | B24B57/04;B24B29/02;B24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李照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显示屏 抛光 喷洒 装置 及其 实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显示屏抛光用抛光粉喷洒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属于抛光粉喷洒技术领域,包括抛光架和托板架,抛光架的顶部安装有对称的螺杆和滑杆,螺杆和滑杆插入滑轨的两端,其中螺杆与滑轨啮合,托板架上放置显示屏本体,螺杆之间的滑轨上卡入滑动的喷洒组件和抛光组件。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子显示屏抛光用抛光粉喷洒装置及其实施方法,下压按钮,卡块缩回导向套内,接口套在主轴上,按钮松开卡块穿出接口抵在套环上;主轴带动侧板和抛光轮旋转,输送管上的阀门打开,在旋转过程中侧板产生的离心力抽取输送管内的抛光粉经过主轴、内孔和外孔喷出,其喷洒的动力与抛光的动力为同一动力源,减少了额外的动力设备,降低其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光粉喷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显示屏抛光用抛光粉喷洒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显示屏,尤其是电子显示屏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显示屏表面进行抛光,通过抛光处理将显示屏表面的凸出不均匀成分抛光打磨平滑,进而增加显示效果,然而现有的抛光材料较为落后,导致抛光效果差,且在抛光过程中容易损坏显示屏,且抛光过程中产生的损坏痕迹,肉眼无法较为清晰简单的观察到,导致显示屏出厂后,消费者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各种问题。
众所周知,电子显示屏玻璃抛光装置是一种在电子显示屏玻璃加工的过程中,用于对电子显示屏玻璃抛光的装置,其在显示屏加工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电子显示屏玻璃抛光装置包括操作台和玻璃抛光机,操作台顶端设置有电子显示屏玻璃固定卡槽;现有的电子显示屏玻璃抛光装置使用时,首先将电子显示屏玻璃固定在操作台顶端的卡槽内,然后工作人员拿着玻璃抛光机对电子显示屏玻璃抛光,并在抛光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喷洒抛光粉,而现有的喷洒机和抛光机需要两个以上的动力源,其成本较高,而市场上还有将喷洒机和抛光机动力结合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显示屏抛光用抛光粉喷洒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其喷洒的动力与抛光的动力为同一动力源,减少了额外的动力设备,降低其成本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显示屏抛光用抛光粉喷洒装置,包括抛光架和托板架,抛光架的顶部安装有对称的螺杆和滑杆,螺杆和滑杆插入滑轨的两端,其中螺杆与滑轨啮合,托板架上放置显示屏本体,螺杆之间的滑轨上卡入滑动的喷洒组件和抛光组件。
进一步地,喷洒组件包括支撑架、弧壳、半圆壳、输送管和卡扣部件,弧壳的顶端与支撑架的一端相接,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滑轨固定,半圆壳与弧壳的一侧开口通过螺栓固定,半圆壳与弧壳上加工有对齐的圆孔;
所述输送管一端的接口上安装有卡扣部件,卡扣部件包括按钮、横杆、旋转轴、导向套和卡块,旋转轴的一端插入接口内的轴承内,横杆的中部与旋转轴另一端相接,横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转销与按钮和卡块一端活动连接,按钮的另一端穿出接口,卡块的另一端穿入导向套内,导向套的底部与接口上加工有的缺口对齐。
进一步地,横杆与按钮连接处的底部与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接口上,按钮下压带动卡块缩回导向套内,按钮松开,弹簧带动按钮上升,卡块穿出接口的缺口。
进一步地,抛光组件包括抛光轮、主轴、套环、外套筒、内套筒和侧板,抛光轮沿着中线加工有一圈环槽,抛光轮的圆心孔内被外套筒插入固定,环槽上加工的外孔与外套筒内部连通,外套筒与内套筒的径向方向等间距的通过侧板固定,内套筒上加工有与外孔连通的内孔,内套筒穿出抛光轮两侧的端口与主轴固定,两根所述主轴穿过半圆壳和弧壳的圆孔并在端口套上套环,主轴的内部与内孔连通,其中一根所述主轴与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卡块缩回导向套内,接口套在主轴上,卡块穿出接口抵在套环上,用于接口和套环之间连接,输送管内的抛光粉流入主轴内,侧板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抽取输送管内的抛光粉经过主轴、内孔和外孔喷出。
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包括电子显示屏抛光用抛光粉喷洒装置的实施方法,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83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