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质粒提取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8048.1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0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兰;陈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春兰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C12M1/36;C12M1/00;C12N1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知都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06 | 代理人: | 陈钱 |
地址: | 152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质粒 提取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粒提取装置及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包括分离容器、设置在分离容器内的电极、质粒吸附柱、搅拌器和试剂输送系统。分离容器内设有滤膜,滤膜将分离容器分隔为筛选区和集破碎与沉淀于一体的裂解区;试剂输送系统包括吸液导管和出液导管;质粒吸附柱设置在吸液导管和出液导管之间;吸液导管用于将试剂导入至质粒吸附柱和/或试剂输送系统;出液导管用于将试剂导入分离容器内和/或分离容器外。本装置使整个流程能够实现从菌液上样到质粒收集的全自动化,全过程无需离心,解决了现有自动化设备提取质粒过程中必须人工进行样本转移及离心等问题,实现了质粒提取的真正全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质粒提取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质粒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细胞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质粒可以在细菌体外被人工有目的地加入已知的或未知的DNA片段,形成重组的“质粒DNA”,再将这种人工合成的新的重组的“质粒DNA”打入到细菌体内并随着细菌的大量繁殖而繁殖,然后收集这种大量的细菌,用特殊的方法将新的重组的“质粒DNA”从细菌体内提取或分离出来,从而获得相对大量的(几微克或几克)的有生物活性的新的重组的“质粒DNA”。
重组的“质粒DNA”多通过试剂盒进行提取,在其提取的过程需要反复离心以及反复漂洗,提取流程的复杂性使得重组“质粒DNA”的提取难以自动化完成,目前现有质粒提取自动化设备基本都是需要人工参与到其中的多个离心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步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质粒提取装置,能够实现从菌液上样到质粒收集的全自动化流程,全过程无需离心,解决了现有自动化设备提取质粒过程中必须人工进行样本转移及离心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质粒提取装置,包括分离容器、设置在分离容器内用于质粒电泳的电极、质粒吸附柱和试剂输送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设置在分离容器下部且通过控制器自动启停的搅拌器;所述电极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分离容器内还设有滤膜;所述滤膜将所述分离容器分隔为筛选区和集破碎与沉淀于一体的裂解区;
所述试剂输送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吸液导管和至少一个出液导管;所述质粒吸附柱设置在所述吸液导管和出液导管之间;所述吸液导管用于将试剂导入至质粒吸附柱和/或试剂输送系统;所述出液导管用于将试剂导入分离容器内和/或分离容器外;
每个所述吸液导管和每个所述出液导管上均设有液体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吸液导管至少包括:
质粒分离液吸液导管,与所述筛选区连接,并将质粒输送至质粒吸附柱;
洗液导管,用于导入洗液至质粒吸附柱对质粒进行清洗;
脱液导管,用于导入洗脱液至质粒吸附柱使质粒脱离;
电解液吸液导管,用于输送电解液于分离容器并为分离容器提供电泳环境
分离试剂吸液导管,用于输送裂解液、沉淀剂至所述裂解区使细菌破裂、沉淀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出液导管包括:
废液导管,与质粒吸附柱连接并将清洗后的洗液导出至分离容器外;
质粒收集导管,与质粒吸附柱连接并将脱离后的质粒导出至分离容器外收集;
输送导管,与分离容器连接并输送电解液和试剂至分离容器;所述输送导管包括与所述电解液吸液导管连通的电解液出液导管,和与所述分离试剂吸液导管连通并输送至分离容器裂解区的分离试剂出液导管。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试剂吸液导管包括裂解液吸液导管和沉淀试剂吸液导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春兰,未经杨春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80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焊接设备的间歇清洗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加工深孔镗的镗刀